今天人們吃魚,誰連著魚血帶魚刺、骨頭一起做料理、一起吞食?今人吃魚,魚的血、刺、骨頭都丟棄,只吃魚肉,與古代中國人有極大的不同,審視比較古今魚飲食文化與現代營養學的理論,應該能找到更合乎邏輯的解釋。

  中國料理有很多講究慢火細燉的菜餚,卻不一定如現代營養學所認定,蔬菜久燉破壞維生素,常吃不利於身體健康。以大眾熟知的砂鍋魚頭為例,當主材料是常見淡水養殖魚:鯉、鰱、鯇(草魚)、青魚(烏溜)等等的魚頭,不一定只限定大頭鰱,加上多種因人而異的配料燉煮,一餐沒吃完,再熱再加配料,直到全部吃盡鍋底朝天。

  俗諺謂:「一個魚頭三分蔘」、「千滾豆腐、萬滾魚」,後一句萬滾魚,是將魚頭骨片燉得酥軟可吞食,魚頭最後全吃下肚,這才是美味與行家的吃法。台灣今天吃砂鍋魚頭,剩下的魚骨當成食渣丟棄,大抵品嚐配料的美味,與古人吃法大異其趣。為何魚骨頭要燉到可吞食的程度?現代營養學者可能不知其二。

  魚骨是人體鈣質的來源。自古廣大的中國民眾以五穀、蔬菜為主食,難得吃葷菜,應該不缺維生素,少葷食卻很容易缺乏鈣、鐵。西醫研究發現,中年男性的雄性賀爾蒙濃度減低,鈣質流失速度加快,鈣質流失屬於中醫所謂的腎虧症狀之一,所用中藥材含有高量鈣質,例如:海馬。西醫不明白中醫的論症觀點,以為無所謂的腎虧,但從魚頭料理法的三分蔘、萬滾魚之俗諺,吃淨燉爛的魚骨,至少符合補充鈣質的西醫營養學觀點。

  三分蔘之句,當然讓人連想到中醫的進補,這又是西方醫學極不認同的觀點。臺灣的客家人、農村務農的老者,迄今認為燜土鯽很補,但到底補些甚麼也說不上來。活土鯽魚養上一、二天讓腹中污物盡排出體外。完整活魚放燉鍋中,加爆香的蔥段、薑片,也可加些白醋,燜燉十數小時,直到鯽魚全身酥軟,整條魚入口即化才開始品嚐。鄉人眼中燜土鯽是很溫補的料理,連一滴湯都不能浪費。土鯽魚多刺,包刮魚鱗、魚刺、骨頭在內燉到酥軟吃下肚,是很好的鈣質來源。

  活燜土鯽沒放血,魚血含多量鐵質,不明白廣大民眾茹素勉強溫飽的生活,自然不知道補充鈣質、鐵質,要比維生素重要。而這樣意義深遠的飲食文化,又豈是幾百年就能累積成就的?所以吃燜土鯽進補,就是補鈣鐵。也直到最近,科學研究才發現魚鱗中富含膠原蛋白,鯽魚連同魚鱗一起燜燉,這樣還沒有補身體的意義嗎?

  筆者父親在很大年紀的時候生下我,從小聽父親講古,總覺父親像爺爺,話題彷彿都是一個世紀前的事。日本據臺時期,父親多次遊歷大陸,曾親見刑場的江洋大盜要被斬首,很多民眾帶著大饅頭,要沾大盜人頭落地噴濺的血來吃。民眾都說那些血很補。

  當時以為老爸瞎掰,直到從網路上看到西方傳教士拍的玻璃板老照片,終於體認到極度缺葷食的農民,鈣、鐵是何等重要的營養素。小時候割破皮流血,長輩都毫無理由,要你自己用嘴把血吸吞下  去,此行為衛生觀感是一回事,吸血補血的意義,在飲食文化層面又是另一回事。

  父親說過糙米碾成白米要加牡蠣殼燒的石灰,父親說那不是灌水斤兩,是為了讓米更潔白;今天則更能了解老爸講的怎麼一回事。加牡蠣殼灰是為了補充鈣質、營養學的偉大發明,今天不知碾米廠是不是還這樣做?精米品牌若結合此傳統智慧,將是擁有何等說服力的廣告文宣。

  營養師認為食補是無稽之談,那是文化差異產生的偏見。先民的飲食智慧,已經變成傳統美食文化,潛移默化深植人心之中。近代營養學的研究,能不能觸及數百千餘年的經驗科學核心智慧,那又是自以為科學萬能的現代人們,必需更加審慎思考研究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