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天環保、對環境友善的觀點,審視臺灣的海水養殖漁業,雖然該產業對於解決人民吃魚的問題做出重大貢獻,但無論如何它已經不合時宜,是改弦更張的時候了。歐美國家因為考量在陸地從事海水養殖,衍生土地鹽化、抽地下水調節池水鹽分濃度,導致地層下陷等等危害環境的問題,因此大力推廣沿海的箱網養殖,讓魚的排泄物、餌料殘渣直接進入海中自然分解,減少對陸地環境的衝擊。

  北歐常有暴風雪破壞箱網設備,但是他們偶而演習,將魚、箱網沉入約25公尺深處,使魚習慣短時間承受較大的壓力變化,不至於造成魚群死亡,而狂風巨浪對此深度的箱網沒有影響而躲過劫難。臺灣箱網養殖主要基地在澎湖,夏季颱風導致箱網受損慘重。足夠水深的海域離岸甚遠,海流太過於湍急,進行類似的作業甚耗成本,應該更進一步研發對環境友善的養殖方式。

  雖然生態保育人士屢屢提出呼籲,希望民眾多吃養殖海魚,不要吃珊瑚礁魚類,避免破壞生態,但是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單純。珊瑚礁魚類如果賣不出去,產地的漁民、居民還是繼續撈捕、食用,並無助於降低撈捕。以為多吃養殖海魚,就不會破壞生態,卻陷入以鄰為壑的深淵。如果海水養殖魚代替野生魚銷路好,更多荒廢的魚塭再重新開張,超抽地下水,將加重土地鹽化、地層下陷的問題。

  通常養成1.0公斤海水魚,需要4.0公斤的其他海水魚當飼料,若大家都吃養殖魚,雖然不是直接破壞珊瑚礁魚類的生態,卻加重影響其他海域的魚類生態,因為養殖魚的飼料來自其他撈捕的漁獲。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的調查,人類每從海裡撈起1.0公斤的魚類,平均會弄死丟回海裡約0.4公斤,其他無法利用的海洋生物,也就是說為了得到1.0公斤的養殖魚,需要從海洋撈取4.0公斤的飼料下雜魚,加上1.6公斤不能當飼料的其他海洋生物陪葬,所以吃海水養殖魚到底是不是比較環保,請讀者自己想想看。

  反觀淡水魚養殖則有機會做到完全相反。吳郭魚的飼料,需要添加的魚粉甚少,大約只有海水魚所需的1/3。吳郭魚在幼魚階段,只給植物性蛋白質以節省成本,到了出貨前的3個月左右,才給魚粉等精緻的飼料使魚肉變得肥美,此飼養技術稱為「追肥」,如此飼料魚粉幾乎可以再減半,相對於其他海水養殖魚而言,對於地球生態環境真是友善許多。另外的鰱魚類,只吃池水中的浮游生物,如果僅適當少量飼養,根本不需要提供飼料,當然沒有飼料成本的問題,更沒有傷害海域生態的問題。

  戰國時代越王句踐復國成功,越王手下的智囊范蠡,退隱後就是靠養鰱、鯉魚致富。至於完全吃草的草魚,如果那塊草地、池塘是經過認證的有機草地,相信養出來的有機草魚,身價馬上暴漲數倍,不會造成地層下陷、土地鹽化,臺灣有這麼多經驗豐富、腦筋一極棒的養殖業者,以及多年來眾多學者的研究心得,是不是應該綜合本文看法,為淡水養殖業再創高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