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魚天生就很美味,例如:午仔、黑鮪魚等,有些魚天生味道就不怎麼樣,所以閩南話才有魚類的美味排行榜產生,即「一午、二紅沙,黑鮸、四嘉鱲,五象、六沙梭,(七)丁香、剝(八)四破,狗(九)母、十花飛。」天生美味的魚,可能因為不當令、退鮮、沒放血、冰藏方式不當而影響美味,所以品嚐海鮮,不能只辨認種類,還要具備許多知識,才不會花了冤枉錢又嚐不到真正原本的美味。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煎魚不想弄破魚皮,要留意三大要點。首先是魚皮的厚薄。很多海魚的皮原本就薄,同種幼小的魚皮比大魚更薄。更糟糕的狀況是:越是新鮮的魚,魚皮含較多水分,魚皮組織尚未退鮮脫水、變質而更堅韌,容易被高溫油爆爆裂開。如果你買幾條最常見、極新鮮魚皮有光澤的活肉瓜子鯧(肉鯽),一條馬上煎,廚藝高超加上不沾鍋的鍋具,有可能煎的完整,但失敗的機會大得多,如果三、四條一起煎,則是嚴格的考驗。

  剩下的同一批瓜子鯧冷藏三、四天,記得每天翻面,讓魚體每一面皮的水分都被抽掉,煎魚不破相就容易多了。同樣的活肉瓜子鯧,大廚都用一大鍋適溫的熱油油炸,甚至魚體裹上薄粉,只要不使魚體相互接觸,就不會相互沾黏破相,大鍋油炸的魚像是煎的很美觀,又能同時處理大量的魚。一般家庭無法處理大量有腥味的回鍋油,不適用此法。本文作者的《臺灣魚達人的海鮮第一堂課》一書,載有野煎沙穌的怪吃法,就因魚太新鮮容易煎破皮、相互沾黏,而發明省事不打鱗的煎食法。

  第二大要點是控制鍋的溫度。做好任何一種料理,控制鍋子的溫度都是基本功。除非您用溫度計,否則如何判斷鍋子的溫度呢?觀察鍋底水珠受熱的變化,研判鍋子的溫度,是最理想的方法。熱鍋時用小茶匙舀幾滴水滴到鍋裡,水珠黏住鍋面激烈滾燙,但不會變成水珠到處滾動,此即表示鍋子的溫度,大約攝氏120度左右,此即為合適的溫度。若是用過的舊鍋子,還可由鍋子冒出中等程度的青煙當佐證。水滴變成水珠激烈滾動則約為140度,適用於魚皮較厚、魚皮脫水的魚。熱鍋完成再放油,油熱約20~30後秒,同樣冒出中等程度的青煙,即可將魚下鍋。

  多練習幾次觀察水滴滾沸的情況,推測鍋子溫度,您很快就出師。要煎的魚一定要充分退冰、水分瀝乾,否則冰冷的魚吸走鍋子的熱度,鍋子降溫,導致魚皮黏鍋子。魚皮有少許水分,碰到熱鍋面產生水蒸氣,將魚與鍋面隔離不會沾鍋,如果魚身上水分太多變蒸氣,吸走熱量、起油爆將油噴走,鍋面降溫、水蒸氣產生不足、魚皮鍋面間無油組隔。魚皮還是黏鍋。鍋子太熱使魚皮、魚肉間的水分快速變成蒸氣,當然會炸開魚皮,或者水分進入熱油中產生油爆,也會炸開魚皮,當然無法煎得漂亮的魚。

  最後第三大要點,要懂得保持鍋子的溫度,以及均勻熱鍋的技巧。如果只是煎一條小魚,只需要把鍋子的中央部份熱到合適的溫度即可,如果樣要煎一條較大的魚,就要把鍋子中央(鍋臍)、鍋緣的大部分都熱到溫度均勻,此時有若干細節必須注意。一般家庭的爐火都容易受到廚房窗戶通風的影響,使爐火吹偏向某一邊,導致鍋子的某一邊特別熱;留意一下家中鍋子是不是常常某一邊焦黑一塊?此時要均勻熱鍋就要旋轉鍋子,使鍋子受熱均勻,並且將鍋緣對準爐火旋轉,使鍋緣也受熱均勻。若不具備看鍋子冒青煙以推測鍋溫,則很難將鍋緣的溫度也控制得當。熱鍋宜用中火慢熱,魚下鍋之後,旋動鍋子使魚跟著轉動換位置,均勻接觸鍋子的每一個角落,避免魚一直貼著同一個位置,使鍋面變冷黏住魚皮。不過薄皮先於移動位置,常常導致魚皮破裂,多條魚同時煎的困難在此,單一、二條魚可於魚剛下鍋提升火力,再降回原先熱鍋的攝氏120度左右,直到一面焦黃(約需7~10分鐘)再翻面。

 ▲新鮮的白帶魚煎熟後,魚鰭向下翹起  ▲皮薄的白帶魚,不易保持外觀完整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攤位的魚販,拉開大嗓門喊著:「現流仔!現流仔!」許多不懂閩南話報導新聞的記者,翻譯寫成一般人容易懂的「現撈仔!」,今天很多魚攤招牌都跟著寫。一字之差,這些魚貨就由死了數個小時以上的冰鎮魚,變成剛離水死亡的活肉魚,一定讓人產生誤會。向來評審嚴格的饕客,就不會認為一字之差沒關係。活肉魚(現撈魚)、冰鎮魚(現流魚)對絕大多數的魚種而言,滋味確實有差別。

  如果您常常有機會搭漁船,特別是從事漁撈、垂釣的漁船,可能會赫然發現,上了年紀的老漁夫,將剛打上船的某條魚,丟向船隻一個照不到陽光的陰暗角落,然後補上一句閩南話:「嘿魚是我家己要吃的!」親見此事者一定會訝異,魚不是冰鎮保鮮才好吃嗎?活魚為甚麼不冰呢?如果您好奇詢問老漁夫,漁夫多半回答說:「冰了就不是活肉了!」相信這句話,多數人絕對有聽沒有懂。多數人對魚鮮滋味體驗不足,不知不覺認同「現撈魚」就是「現流魚」的新聞報導,給自己鮮味鑑賞能力的提升,豎立新的障礙。

  晉朝末年陸路入閩的中原人民沒有討海經驗,多數人可能不知海洋潮汐為何物,所以後來的閩南人把潮汐現象引起的漲潮、退潮的「潮水」稱為「流水」,而有閩南話俗諺:「人吃嘴水、魚吃流水」。前一句說做人嘴巴要甜才吃得開。後一句說,魚跟隨潮水活動,才會吃餌上鉤、入網就擒。現流魚的意思,是說剛剛的潮水打撈上來的魚。既然是不久前那一趟潮水打撈上岸的魚,不就是現撈魚了嗎?若進一步了解漁撈、物流流程,就不會認為如此了。

  漁船抵達漁場捕獲魚鮮,可能馬上回航,可能再進行第二、三次作業,漁獲死亡時間差距隨之增加。出海第一次與回航前最後一次的漁獲時間差距,短則一天,多則數天。魚船回航,航行多久返回漁港?是不是正好趕上拍賣?有時可能等上半天、一天。魚販標下拍賣的魚,是不是正好趕赴第二天菜市場叫賣?有些魚販把魚標下混合其他不同鮮度的魚貨,再轉手賣給攤販,攤販進貨擺攤之間常有耽擱。所以漁船第一次漁撈捕獲的魚物流到魚攤,常有一到數天的耽擱,若冰鎮的是容易退鮮金線魚、花身雞魚,那已經跟冷凍魚差不多了,魚販喊著「現流魚」叫賣,勉強還能解釋當趟潮水上岸的,只是漁撈、物流耗時。若事已至此,現流魚跟現撈活肉魚實在差太多了。

  早年有所謂的現流魚,主因沿岸漁場盛產魚鮮,行船數十分鐘抵達漁場,收網時間控制得宜,返航抵達漁港,耗去一、二小時分門別類、整理漁獲,剛好趕上拍賣。魚獲拍賣時間都在後半夜到凌晨,魚攤標下魚貨剛好趕上市場叫賣,魚離水最慢一天抵達市場,這樣才配稱為現流魚,或者稱現撈魚也不至於太吹噓。今天沿岸漁獲少,能支撐這樣的鮮魚物流,除沿岸季節性盛產的白帶魚、冬季正時的肥美紅目鰱、鑽油平臺的黃雞魚等等,其他的實在沒幾種,夠資格稱為現流魚,更不配稱現撈魚。

  部分魚種死亡後一、二小時內,不冰碎冰,與冰碎冰者,熟食、生食相互比較,滋味、肉質有微妙的差異,許多釣客、漁夫,為了擁有那一點微妙的滋味差異,都不將漁獲冰鎮,尤其打算自己食用的魚。這種死亡時間短、甚至剛死亡、活殺安樂死,未經冰藏的魚肉,特別稱為活肉,是比現流魚更上一級的現撈魚。不過本文還是必須強調,活肉魚、冰鎮魚各有不同的滋味,見仁見智未必最新鮮的最好吃,本文只是要嚴格定義所謂的鮮度而已。

  活肉魚,也就是道地的現撈魚的滋味,應該分熟食與生食等兩個方向說明。活肉魚煮熟的肉質特別鬆軟綿密,鮮甜度常比現流魚還要更上一層樓,是漁夫、釣客招待親友最自豪的海鮮,烹調方式也都非常簡單,以抹鹽巴清蒸、煮稠湯等方式最具代表。但是活肉魚數小時後才冰碎冰,與離水馬上冰碎冰者,肉質又不一樣。前者再冰已無法變成現流魚,切生魚片、煮熟肉質多呈鬆軟、鬆散狀,味道也差一些,離水時間越久再冰鎮,肉質鬆散、鮮味消退的情況越嚴重,很多海上交易的魚都有此現象。

  其次,日本廚師料理活肉魚生魚片,多採取薄造(切成薄片)的刀工,除了擔心太大塊嚼不動,大塊肉血水(組織液)流淌,饕客食不下嚥,也是考量的因素之一。釣友常在無人島、釣魚船上剖切活肉生魚片打牙祭,這種經驗知之甚詳,不少人還因此特別偏執,挑剔不滴血水的生魚片,不夠鮮猛豪邁!但也不是所有的魚種生食、熟食都要活肉才好吃,滋味常是各有千秋,必須一種一項逐一討論,吃魚的學問難就難在這裡。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人們吃魚,誰連著魚血帶魚刺、骨頭一起做料理、一起吞食?今人吃魚,魚的血、刺、骨頭都丟棄,只吃魚肉,與古代中國人有極大的不同,審視比較古今魚飲食文化與現代營養學的理論,應該能找到更合乎邏輯的解釋。

  中國料理有很多講究慢火細燉的菜餚,卻不一定如現代營養學所認定,蔬菜久燉破壞維生素,常吃不利於身體健康。以大眾熟知的砂鍋魚頭為例,當主材料是常見淡水養殖魚:鯉、鰱、鯇(草魚)、青魚(烏溜)等等的魚頭,不一定只限定大頭鰱,加上多種因人而異的配料燉煮,一餐沒吃完,再熱再加配料,直到全部吃盡鍋底朝天。

  俗諺謂:「一個魚頭三分蔘」、「千滾豆腐、萬滾魚」,後一句萬滾魚,是將魚頭骨片燉得酥軟可吞食,魚頭最後全吃下肚,這才是美味與行家的吃法。台灣今天吃砂鍋魚頭,剩下的魚骨當成食渣丟棄,大抵品嚐配料的美味,與古人吃法大異其趣。為何魚骨頭要燉到可吞食的程度?現代營養學者可能不知其二。

  魚骨是人體鈣質的來源。自古廣大的中國民眾以五穀、蔬菜為主食,難得吃葷菜,應該不缺維生素,少葷食卻很容易缺乏鈣、鐵。西醫研究發現,中年男性的雄性賀爾蒙濃度減低,鈣質流失速度加快,鈣質流失屬於中醫所謂的腎虧症狀之一,所用中藥材含有高量鈣質,例如:海馬。西醫不明白中醫的論症觀點,以為無所謂的腎虧,但從魚頭料理法的三分蔘、萬滾魚之俗諺,吃淨燉爛的魚骨,至少符合補充鈣質的西醫營養學觀點。

  三分蔘之句,當然讓人連想到中醫的進補,這又是西方醫學極不認同的觀點。臺灣的客家人、農村務農的老者,迄今認為燜土鯽很補,但到底補些甚麼也說不上來。活土鯽魚養上一、二天讓腹中污物盡排出體外。完整活魚放燉鍋中,加爆香的蔥段、薑片,也可加些白醋,燜燉十數小時,直到鯽魚全身酥軟,整條魚入口即化才開始品嚐。鄉人眼中燜土鯽是很溫補的料理,連一滴湯都不能浪費。土鯽魚多刺,包刮魚鱗、魚刺、骨頭在內燉到酥軟吃下肚,是很好的鈣質來源。

  活燜土鯽沒放血,魚血含多量鐵質,不明白廣大民眾茹素勉強溫飽的生活,自然不知道補充鈣質、鐵質,要比維生素重要。而這樣意義深遠的飲食文化,又豈是幾百年就能累積成就的?所以吃燜土鯽進補,就是補鈣鐵。也直到最近,科學研究才發現魚鱗中富含膠原蛋白,鯽魚連同魚鱗一起燜燉,這樣還沒有補身體的意義嗎?

  筆者父親在很大年紀的時候生下我,從小聽父親講古,總覺父親像爺爺,話題彷彿都是一個世紀前的事。日本據臺時期,父親多次遊歷大陸,曾親見刑場的江洋大盜要被斬首,很多民眾帶著大饅頭,要沾大盜人頭落地噴濺的血來吃。民眾都說那些血很補。

  當時以為老爸瞎掰,直到從網路上看到西方傳教士拍的玻璃板老照片,終於體認到極度缺葷食的農民,鈣、鐵是何等重要的營養素。小時候割破皮流血,長輩都毫無理由,要你自己用嘴把血吸吞下  去,此行為衛生觀感是一回事,吸血補血的意義,在飲食文化層面又是另一回事。

  父親說過糙米碾成白米要加牡蠣殼燒的石灰,父親說那不是灌水斤兩,是為了讓米更潔白;今天則更能了解老爸講的怎麼一回事。加牡蠣殼灰是為了補充鈣質、營養學的偉大發明,今天不知碾米廠是不是還這樣做?精米品牌若結合此傳統智慧,將是擁有何等說服力的廣告文宣。

  營養師認為食補是無稽之談,那是文化差異產生的偏見。先民的飲食智慧,已經變成傳統美食文化,潛移默化深植人心之中。近代營養學的研究,能不能觸及數百千餘年的經驗科學核心智慧,那又是自以為科學萬能的現代人們,必需更加審慎思考研究的課題。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民族裡面,廣東人無疑是最擅長海鮮料理,此因廣東省附近的海域,與臺灣類似,處於冷暖海水的交匯處,海鮮種類豐富,烹調方式也隨之多變,在現代漁具快速發展的半個世紀前,廣東菜代表地的香港,就因為快速國際化,大量取得各國海鮮食材,而造就其海鮮料理有長足的發展。

  閩南人原本沒有出色的料理廚藝,先民來臺蓽路藍縷,很多海鮮料理不是煮清湯、就是抹鹽清蒸、油煎,直到二戰後有中國各省民眾遷徙來臺,才將臺灣海鮮料理的廚藝,漸漸帶入較為繁複精緻的階段,然而卻因此呈現一個沒有大方向的模糊狀態,而日式的料理法也在之前的佔領時期加入。以結婚喜宴為例:冷拼盤有生魚片,剩下的魚骨,常熬煮成味噌湯再上桌,這是日式料理。有時可能搭配一條糖醋魚的江浙菜,或者一條廣式清蒸魚,這就是你我都熟知的台灣海鮮料理,魚材料很可能不是臺灣產的魚,烹調方式也已經完全脫離臺灣菜原有的特色。

  所以臺菜海鮮到底有何特色?應該說是鮮肥與原味,但是這樣的料理方式,原料食材來源品質都有問題,就算有這些好料,照著老祖母的料理方式上菜——薑絲醬油紅燒、煮清湯,在今天到底還有幾個人能吃得下嚥呢?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八○年代初期,台灣海水魚從種魚催熟、孵育魚苗到養成上市,這種所謂的「完全養殖」的技術,已有諸多突破,很多原本依賴天然產的高級魚類,已多由廉價的養殖魚所替代。

  若干實驗機構將高品質養殖魚的魚肉分析,與野生魚做比較,發現兩者蛋白質、脂肪的分子式與組成百分比都相似,所以魚肉的肌理口感與野生魚相差不多,除非真正的行家,否則幾乎無法分辨出兩者滋味、鮮甜的些微差異。由於不同種的養殖魚的飼料成分都類似,轉變成為魚肉的成分也相似,以至於魚肉的滋味都一樣,黑鯛、黃錫鯛、黃鰭鯛、真鯛的滋味、肉質幾乎完全一樣。

  另一項實驗的分析,則透露了一些令人憂心的訊息。養殖魚所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遠低於野生魚。全世界各民族,只要濱海經常食用野生海魚的地區,近視眼的比率都偏低,臺灣食用海鮮的量,並不比這些地區少,近視比率卻反而偏高。這可能與臺灣食用較高比率的養殖魚,其魚肉中明顯缺鋅有極大的關聯。至於缺乏其他微量元素所造成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評估。

  以臺灣養殖技術、生物科技之先進,暴露此一問題,應該能激勵研究人員儘快找到解答。養殖魚另一個讓人疑慮的問題就是藥劑殘留,應該也能很快獲得解決。有機食品的風潮,會不會延燒到養殖界還未可知,但多次殘留藥劑超標、違禁藥殘留事件,應該能敦促業者提升經營水準。但是養殖海魚充斥餐廳的現象,短時間內並不會改變,在臺灣吃海鮮,心中最好有接受養殖魚的心理準備。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年來,臺灣沿近海的海鮮產量大幅減少,許多海鮮餐廳的招牌,漸漸去掉那個「活」字,標榜「活海鮮」的餐廳比以前少很多。然而不管海鮮餐廳有沒有多一個活字招徠顧客,卻仍在餐廳內蓄養很多活魚、活蝦蟹、活蚌殼,這些海產多數是養殖物產,固然有野生的,但是所占的比率較低,因為活海產不耐長途運輸,只有沿近海魚類才可能養活在櫥窗中,但沿海漁獲量少,漁民、店家也不知如何養活照顧,所以蓄養的活魚九成是養殖魚。活蝦蟹、蚌殼較耐長途運輸,多屬進口野生海產。

  以日本為例,沿近海捕獲養活在海水櫥窗中的魚,售價大約是養殖魚的七倍,野生與養殖魚巨額的價差,如此不難推測,臺灣海鮮餐廳活的野生魚所占的比率了。即使是活海鮮,也可能在蓄養的過程中漸漸消瘦而失去滋味,唯一能夠讓消費者放心的是,活海鮮比較沒有鮮度的問題。至於櫥窗中的冷藏、冷凍鮮魚,鮮度如何、滋味如何,那就是一門大學問,三言兩語很難交代清楚。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與世界各國經貿往來頻繁,飲食文化容易受到他國的影響,料理方式也跟著快速國際化。不但各國料理餐館到處林立,外國食材充斥各地的超市、大賣場,民眾觸目所及,加拿大的鮭魚、象拔蚌,紐西蘭、澳洲的石斑魚、笛鯛(紅魚、海雞母),都不是稀罕事,而北極的冰魚,挪威的鱈魚,民眾也吃了很多年,甚至以為那是臺灣沿海出產的魚類,至於日本的鮑魚、干貝,韓國的海帶芽、紫菜,則早已融入日常的飲食當中。

  在臺灣各地旅遊,眼光常可撇見海鮮餐廳招牌,寫著斗大的「本港海鮮」四個大字,若真得能在櫥窗的海鮮中,吃到三成道地的本地漁港撈獲的,就算是三生有幸。其他海鮮只要鮮度尚可,無論產地是加拿大、紐西蘭、挪威,都不需要太計較。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論在任何一個大都市,任何一處靠近大型漁港的海鮮餐廳,甚至窩居在山區的溫泉飯店,只要餐廳規模夠大,想吃臺灣任何一處海域出產的海鮮、魚料理,幾乎都不成問題。

  臺灣有發達的海鮮批發通路系統。遠洋漁船還在公海,就已經透過無線電連絡生意,本船打算回屏東東港鹽埔漁港,漁貨可以委託給在附近海域航行,要回基隆八斗子漁港的漁船,送貨到港在八斗子交貨,省掉島上陸地運輸的費用。

  除上述兩大漁港,較大的嘉義布袋、臺中梧棲港等,也都有相當規模的魚行,代客訂購魚貨,魚行之間多有業務往來,加上臺灣公路網極為發達,貨運業者競爭激烈,標榜冷凍貨一天送達者多如過江之鯽,所以在高雄旗津,吃到澎湖的魚無須訝異,在宜蘭蘇澳吃到布袋的烏魚子也不須吃驚。

  唯一要特別注意的是:價位仍然是決定品質的最大因素,閩南話俗諺:「貪俗買狗屎(鯊)」這一點千萬不要忘記。其次,要往生意興隆的店家走。海產食材保鮮不易,食客川流不息,魚鮮消耗快、補貨快,鮮度比較沒有問題。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0年的時候,日本政府調查後發現,全日本漁夫的平均退休年齡竟然是79歲。各位一定想知道,有這麼多年老力衰的老漁夫在從事漁撈工作,日本漁業的總產量、總產值,是否節節下降?沒有!絕對沒有!老漁夫長期投入漁業工作,直到接近80歲才退休,為國家多貢獻多少生產力?先就產量而言,日本漁業的總產值並沒有因為從業人口的年高齡化而減少,因為日本政府年年投下大筆經費保育沿海的漁業環境,漁產量雖已經接近飽和,但往往都還能有微幅的成長。而另一方面,新鮮的魚產品的價格也仍有小幅的上漲,所以漁業的產量、產值都沒有衰退。尤其需要投注大筆經費、技術人力來進行的保育的高價的底棲魚、蝦、蟹、貝類,其單價更隨著生活水診的提高而節節上漲。

▲澎湖馬公漁獲拍賣場,地上排滿大批養殖嘉鱲魚。若是野生者,售價當場提高數倍

反觀台灣的漁業總產量,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的遠洋漁獲量為76,411公噸,近海漁獲量為88,167公噸,沿岸漁獲量為33,573公噸;民國六十九年,遠洋漁獲量為350,425公噸,近海漁獲量為370,906公噸,沿岸漁獲量為37,295公噸;民國九十二年,遠洋漁獲量為877,633公噸,近海漁獲量為193,482公噸,沿岸漁獲量為63,739公噸。從以上的數字看來,目前台灣漁業發展,超過一瓣都是靠遠洋漁業的支持,毫無疑問的,這已經是台灣人主要的海產蛋白質的來源。近海漁業在民國六十年代達到高峰,隨即迅速衰退;沿岸漁業的捕獲量本來就比較少,一直維持穩定,近年來則微幅增加。表面上,漁產量仍有一定水準,數字很漂亮,但事實內涵卻有了非常嚴重的問題。沿岸、近海漁業的鰹、鯖,在盛產的時候一公斤4塊錢,石斑魚、寒鯛等高級底棲魚類,平均至少是前者的25倍以上。光復初期,鰹、鯖等站沿海漁獲量不到20%,現在則超過80%。目前沿岸、近海漁撈的總產量不僅比全盛期衰退許多,連相對總價值也大幅降低,尤其是各種高價的底棲魚類和蝦蟹類,現在都已經難得一見。非遠洋漁業的漁民收入大量減少,經營困難,這就是台灣沿岸、近海漁業蕭條的得最大原因,也造成許多非遠洋漁港蕭條、沒落,以致於進口劣質漁獲大量充斥市面!

   同時,鰹、鯖等漁獲多半是由較有投資能力者所經營的大型圍網漁船、定置網所捕獲,而高級底棲魚類則由多數人以低投資的延繩釣、一支釣、竿釣所捕獲。這些魚類資源的流失,壓縮許多中低收入漁夫的生計,影響所即至少是2萬個漁家的生計。多數非遠洋漁業的中小型港口,最大的特色,就是這些高級底棲魚、蝦、蟹、貝類,以及隨之並存的漁撈、保存、烹調等文化。若是能讓這2萬個漁家維持原有的謀生方式,並能得到溫飽,他們所營造出的漁港文化,將形成一股非常龐大、可帶動地方發展的力量。我們期待主管漁業得當局,能夠認清問題的真相,並且灌輸民眾及漁業從業者正確的「永續經營」概念,千萬不要竭澤而漁,一網打盡,則或許在不久的的將來,漁類資源保育成功的果實,將為大家所共享。

 

▲捕獲高級底棲魚類可說是漁民最大的喜悅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