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漁業,尤其沿、近海漁業,在先天上有漁場範圍狹窄的缺陷,再加上工業化、都市化的過程中,一再地犧牲漁業環境。所幸,隨著科技的進步,工業對於環境的汙染已經日漸降低;魚類資源保育的學理、技術、觀念也不斷地翻新。台灣漁業大環境的問題癥結所在,整體而言已經越來越明朗,未來的思考方向以越來越清楚。若大家都能了解目前的狀況和期待努力的方向,應該能為台灣的漁業,再造光明的前景。
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一般對於台灣漁業發展的負面與正面看法。

負面看法

1.河口汙染

  降雨脛流匯集成河水,水流夾帶大量陸地營養鹽入海,在河水與海水交匯處的河口,有極多種類的浮游生物因豐富的營養鹽而大量繁殖,成為魚類的食物。地球上約有三分之一種數的魚類,全部生活史都在河口度過;另有三分之一種數的魚,其魚苗、攝食、產卵,或生活史的某一階段,都必須利用河口棲息,或著會經過河口,進入河流才能完成生活史,例如:鰻、鱒、鮭、香魚等等。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全世界不論哪一個國家,只要河口水域清潔無汙染,適合漁類棲息,則該國的淡水,沿海魚類資源必定豐富。由此可見河口汙染對漁漁業會有何等重大的影響。據民國九十三年的統計,台灣25條主要河川中,只有2條沒有受到汙染,其餘都有程度不一的汙染情況。而且,56%的河流是遭到「嚴重汙染」,不難想像這對於魚類資源的戕害事多麼的巨大。

◄侵倒在港邊的雜魚與垃圾,在水中載浮載沉。

2.海岸水泥化

  美國於1972年制定「海岸管理法案」,將海岸地區之保護列為聯邦政府工作項目,並規定在高潮線(大潮海水淹到的最高處)以上必須保留縱深500公尺到數公里不等的自然海岸,不得設置任何人工構造物;德國、荷蘭與海爭地,則研發自然工法以減少對自然海岸的衝擊。這些世界強國的作法充分顯示出,海岸是否能保留原始風貌,與沿岸、沿海的生態息息相關,並且會近一步影響魚類資源。簡單的說,海濱沿岸土地的海岸林、荒地、農耕地...多含有豐富的營養鹽,雨水、涇流水(大雨造成無固定河道的水流)、懸浮水(在淺層地面下竄流,於近海岸處露頭流入海)流過之後都會將營養鹽帶入潮間帶及沿海,使得海洋浮游生物大增,變成魚類的食物。以墾丁裙狀珊瑚礁海岸為例,雨水、涇流水等帶來營養鹽,使得附著在珊瑚礁上的藻類滋生,珠螺、海膽、螃蟹以海藻為食,快速成長;而這些底棲動物又成為魚類的食物,海洋生物資源便因此而生生不息。

▲建設魚港之際,水泥構造物常常連帶毀掉美麗的海岸。

 

相對之下,水泥堤岸會斷絕路地與潮間之間的管道,嚴重影響魚類資源的存續。另外,水泥堤岸,都有加強排水入大海,只能挾帶大量泥沙而缺乏養分,絕對不利於沿岸、沿海魚類資源的增加。


◆水泥構造物總會改變海岸的自然生態景觀,此為彰化彰濱工業區附近。

 

 

 

3.沿岸定住魚類銳減

  沿岸定住魚類銳減,與定棲魚類魚場的荒廢屬於一體兩面之事。台灣每逢颱風過後,海岸線都會有暴漲河水帶到岸邊的標流木。在自然環境中,漂流木最後會沉入海中,成為魚類、蝦、蟹、螺,其他底棲動物的棲所(即所謂的魚礁),或是分解為食物、營養鹽。飛魚還會利用漂浮在水面德雜採產卵,以上的動物行為都能夠有效地增加物種多樣性,就等同於農夫以各種腐質施肥增加地力。然而,民眾與政府相關單位絲毫沒有考慮將漂流木沉入海底,反而為了利用而撈取載走,或適用焚燒等方式將其清除,此舉等於是間接破壞漁場。另外,河川的石礫沖入海中後,亦成為許多掠食性魚類幼魚的棲所,這樣的環境可增加高級底棲魚的掠食機會,同時能逃避其他更大型掠食者的捕殺,有助漁提高其棲息密度。然而近三十年來,拖網漁法盛行,將沉於海中的大量漂流木、石礫當廢物撈取上岸,如此會干擾魚類生態,破壞魚類棲所,降低魚場基礎生產力,實在值得漁業當局以及漁民思考反省。綢繆明日,必須還石礫、漂流木於海洋,可用鐵絲編大型蛇籠,內部以漂流木、石礫填實,載重沉於特定海域,直到鐵絲繡蝕、漂流木自然腐爛、石礫沉於海中,營造水中生物的棲息環境,解決漁場基礎生產力降地等問題。

屏東小琉球的維納斯海灘,漂流木最終從生態循環的環節中消失,此一問題值得重視。

4.近海磷氮濃度增加

  日本海洋學者曾做過統計,這四百年來,日本為發展農耕,不斷從國外進口磷酸肥料,生產化學氮肥,最後這些磷氮流入日本的近海,推估日本近海現在的磷氮總濃度,是四百年前的4倍。台灣農業發展的腳步與日本極為類似,尤其是肥料用量極大,所以絕對也有類似的情況。高濃度的磷氮使得植物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生態平衡失調,食物鏈劇烈轉變,最終導致沿海高級底棲魚類的資源銳減。目前台灣東部大型圍網撈捕鯖鰹的年總產量不斷躍升,正說明台灣東北部、東部沿海高級底棲魚的產量相對減少。台灣西側的台灣海峽,海水混濁,陽光無法照到較深處,植物浮游生物增加有限,喜好澄清海水的鯖、鰹不在此活動,所以應該在此大量放流高級底棲魚類的魚苗。然而台灣漁業當局目前僅有小型的動作,應該快速積極大幅提升此作為。

5.漁業秩序失衡

  以下列舉三個例子,說明漁業秩序失衡的狀況。

  定置網載約百年前由日本人引入台灣東部以來,在漁業發展高峰期曾經沒落過一陣子,最近幾年又重新抬頭,花蓮、台東海岸處處可見定置網具,此漁法類似石滬,固然有節省能源的優點,但是占據大片生產力最高的淺海,而且以一網打盡,對於漁業長遠的發展是不利的。日本政府限定每組網具應間隔40公里,不過顯然台灣政府還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台灣原本以延繩釣、手釣從事釣捕赤鯮,後來為了節省人力,增加漁獲量,而模仿日本以陷籠(即所謂「赤鯮籠)誘捕赤鯮,但因效率太高、從事業者眾,資源快速枯竭,導致漁獲量日減。業者異想天開,竟然將陷籠的縫隙加密,以求補得更多得漁獲,但此舉反而造成大量的赤鯮幼魚被捕撈上岸,對於此魚種的繁衍更是雪上加霜。

  台灣很早就發現投置人工魚礁,可以增加魚類資源的重大利益。但是承包廠商良莠不齊,往往未照計畫合約投放於指定海域。台灣地區海流紊亂,海底底質變動劇烈,許多人工魚礁放入海底,幾年後便被流沙淹埋。淹埋幾年以後的魚礁,可能受海流沖刷,又重新露出海底。以上種種因素導致拖網漁船無法有效預之人工魚礁的位置,在實行拖網魚法時,經常發生整組網具鉤住人工魚礁,船隻無法脫困,只得剪斷拖網纜繩來解決問題。到最後,人工魚礁被拖網魚網層層圍住,喪失功能。後來漁業當局在主礁體的附近投置體積較小的保護礁,拖網若糾纏保護礁,漁船還可以收回拖網脫困,不至於防礙到魚礁主體,才大致上解決問題。但是以前被網住的礁體外層廢漁網,卻完全無法清除,使得許多漁礁仍然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

  以上所提的三個例子,都是因為未能衡量漁法所帶來的新型態破壞,而為漁業永續發展添加新的隱憂。類似情節者甚多,所造成的影響可算是相當嚴重。

6.國際漁業合作不可能突破的困境

  台灣漁船從事遠洋漁業時,常遭遇到經濟海域所屬國不斷調高權利金,漁船每一趟的作業利潤,到後來幾乎都用來支付權利金。遠洋漁船無利可圖,只好鋌而走險,私自侵入他國經濟海域作業。台灣漁船不斷被他國扣押,通常就是因為權利金支付上的問題。當初台灣發展遠洋漁業,只注重擴大漁撈的作業範圍而忘了從通路反包圍的策略。日本早知道與他國簽訂漁業協定並不可靠,所以遠洋、近海、沿岸漁業皆不偏廢,持續認真經營。其中的遠洋漁業,除捕撈外,還從進貨、銷貨通路的角度切入,像台灣這種從是遠洋漁業的國家購買漁獲,在加工或轉手,進而獲得更高的利潤。

  建造遠洋漁港,估計可運作約三十年至五十年;建造現代化大型遠洋漁船,估計使用期約十至二十年;前往他國經濟海域從是撈捕,估計有利潤的作業期卻只有三至五年。以支付權利金從事遠洋漁業,命運全部掌握在他人手中,一旦談不攏,遠洋漁船就是一筆投資浪費,只能拆成廢鐵。而剩下幾十年壽命的遠洋漁港,勢必將事更大的投資浪費,同時還賠上漁港所在地的自然海岸生態。

  台灣漁業的發展主力是遠洋漁業和養殖漁業,這造成國際間漁業糾紛頻傳,在國內也有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生態破壞等嚴重問題。或許在以前,以台灣的經濟環境來評斷,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但現在局面已經大為改觀,令人慶幸的是,現今台灣高科技的養殖技術,已經逐步消除傳統養殖法帶給環境的災害;而漁業生態保育科技的長足進步,也提供台灣漁業當局另一條省思的路-回頭復建那飽受摧殘的沿岸漁業。

 

正面看法

1.栽培漁業觀念的萌芽

  日本政府漁三十年前首度提出「栽培漁業」的觀念。他們在日本沿海改善海洋生物棲息環境,減少水汙染,放流種苗,至今沿海漁業總漁獲量都維持一定水準,甚至還在提升。近年來台灣也引進這種理念,水產試驗所於墾丁、小琉球海域放流馬糞海膽苗,已經證明可有效增加當地海膽的產量;澎湖縣成立漁苗繁殖中心,放流種苗也以初見成果。這些措施,漸漸使台灣學者、官員、漁民產生一個新的思考方向,無論如何,總算是踏出了一小步。

遠洋漁業是目前台灣的主要漁獲來源。
  此為遠洋漁船卸貨所使用的滑梯



2.生態保育意識的覺醒

釣友正將體型太小的魚,放回較不受干擾的海域。

民間有識之士宣導二十年之後,釣友以漸漸意識到小魚上應放生,以保育資源生生不息的道理,但是以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這樣大規模的政府單位,在近幾年之前,居然很少有勸導漁民愛惜漁業資源的教育措施,現在想想時在事令人十分意外。不過近年來全民保育意識開始覺醒,由鳥類、森林、溪流、紅樹林到蛙類、蝶類,延伸到現在,在水底游的魚,終於也受到保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民眾出國旅遊,發現許多致力於保護海洋資源的國家,都擁有精彩且豐富的海洋魚類資源;他們自然會關切到,我們台灣海裡的魚到哪去了?這將是台灣海洋魚類資源保育的最大推動力,其巨大的力量將遠超過政府當局或少數人的努力,而更能夠加速台灣沿海魚類資源的復育。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市、市場販賣的不拉魚,是民眾經常食用的海產小魚。保護海洋魚類資源者,對食用此種小魚有諸多批評,但本文不評論此事,僅聚焦到底吃不拉魚的風俗是如何演變形成的。

  如果網友有興趣遍查臺灣西部海岸,濱海地帶的地名,不難發現有魚寮、網寮、西寮、南寮等地名,但為何沒有北寮?更沒有東寮,又為何南寮地名特別多?先民來到西部沿海,試想造漁船討海,需要針葉樹種如台灣杉,質輕易浮不腐。臺灣杉長在海拔千餘公尺的原住民領域,侵入者被馘首,更難以搬運下山,故極難取得。

  當時西部沿海缺大塊木料到甚麼程度?來自中國的貨運大帆船,後面拖一、二艘舢舨舟,抵達臺灣用舢舨舟接泊搬運貨物上岸,再把舢舨舟當木料賣掉。舢舨舟舷板兩塊、船底一塊大木料,適合當門板等用途而價高。舢舨舟共有三塊大木板,故臺灣俗稱「三板仔」。筆者出生的舊宅,屋樑是福州衫,幼時老爸常常講得眉飛色舞,說是過鹹水到臺灣的,浸泡過海水不怕白蟻蛀食。

  福州衫可造大船舷板也可當屋樑;屋樑、門板都要從大陸來,顯見臺灣西部造船木料極度匱乏,以至於都採用不需要漁船的舉罾漁法,或僅需小舟的牽罟漁法。

  臺灣一年大約颳6個月東北風;西部沿海受海峽地形影響,颳偏北的風。另外4個月西南風。颳北風海灘的沙吹向南邊,淤積在河口的南岸,形成一條狹長尖突的砂嘴地形深入海中,同理颳西南風則在河口的北岸形成砂嘴,但因東北風比西南風強盛、吹颳時間長,所以河口南邊,海沙淤積狹長尖突的砂嘴地形,比北邊的更狹長、更深入海中,最前端也最靠近魚群,最容易豐收。

  早年漁民就地利之便,在南邊沙嘴的最前端,搭設棧臺架設舉罾的罾網,或搭設儲置漁網、整理漁具、篩撿漁獲、休息的魚寮,設置瞭望塔,觀看魚群是否靠岸,以便於適時舉起罾網,號召全村出動牽罟。因罾網極大,無法直接靠人力舉起,而有使用牛隻拖舉的牛罾,甚至需要多人旋動絞盤舉罾,而稱為車罾。

  牽罟、舉罾的作業重心都在河口南面沙嘴最前端的寮,因工作寮舍在方位的特徵故稱為南寮,後來淤沙填平寮社四周海岸成為陸地,留下甚多被稱為南寮的地名。少數河口的沙嘴,受海流沖積向北彎曲,魚寮位在彎曲處,由岸上遠望魚寮剛好在西面,故也有少數地名稱西寮。

  西南沿海若真的曾經遍布舉罾、牽罟的魚寮,應該會抓到很多魚,是當時先民普遍的食物,今天應該遺風尚存。時代不同了,高價的珊瑚礁、礁石魚類充斥,已成海鮮的主流,先民視為珍饈的魚脯仔,今天已是平常的粗菜,根本上不了筵席,人們因牠太平常了,而疏忽牠們曾經在海產飲食文化上的重要性。

  因為罾網笨重,海水中阻力大,只能捕捉多種鮆、砂丁、溫『改水為魚』等海中游泳緩慢的小魚,大致上就是大家熟知,類似澎湖丁香、不拉等小型魚,鮮魚以鹽水汆燙後晾涼,比較能長途運輸販賣,途中日曬吹風,最後自然變成小魚干,這就是舉罾、牽罟捕捉最重要的魚類,閩南話通稱為魚脯仔,並未因其常見與重要性,而給予更好的名稱,因為這些小魚內臟都會苦,料理前要費工夫剝掉內臟,故價錢遠不及內臟不苦、肉質更甘美的丁香、不拉。

  其中一般家庭主婦的國語俗稱小白魚者,閩南話稱為不拉魚,這一種小魚僅產於清澈河水與海水交匯處,活魚全身透明而成為優良的保護色,先民來臺灣才發現有這種魚,沒有閩南話俗稱,故沿用西南沿海的原住民語,稱為不拉,不稱為魚脯仔。臺灣東部的阿美族、排灣族則稱為不了!由原住民詞彙中普遍存在這種魚,也不難反証牠曾經普遍為臺灣各地的原住民所熟知,就更能說明不拉魚曾經有過的普遍程度了。

  不拉魚曾經是臺灣先民非常重要的海魚,則另有一例可以佐證。最遲到民國五0年代,中南部的農村,還有著吃食大肚不拉的習慣。筆者民國78年在溪頭,當地人撈捕一些請筆者吃,筆者一看是花將『左側加魚』魚,即俗稱的大肚魚,而質疑說這種魚能吃嗎?請吃魚的人說:「以前此魚甚美味,因為水污染的緣故,近年來將大肚不拉炒熟後,吃起來的魚腹部甚苦。」96年間到臺南楠西鄉,用中餐的餐廳向筆者推薦大肚不拉特產,筆者一看又是大肚魚而婉拒。

  所謂的大肚不拉,其實指的是另一種外觀極相似的青將『左側加魚』魚。漢人農民大量移民臺灣之前,西部、南部各縣的平地,應該充斥大面積的沼澤,沼澤密佈水生植物淨水,水質極清澈,非常適合只能在極度乾淨水中生存的青將魚。理所當然,當時的原住民,也應該普遍捕食外型有著鼓脹腹部的青將魚,也稱此魚為不拉。漢人為了與海水不拉區別,而稱為大肚不拉,據說如海產不拉一般的方式炒食,或蒸豆鼓極度美味。

  為了抑制池沼的瘧蚊孑孓,日本據臺才引入大肚魚,但這時候吃孑孓的青將魚哪裡去了?清代到日據,漢人的水田、溝渠、灌溉用的埤塘,水質都不夠清潔供青將魚棲息。甚至廣泛地將農作廢棄物、廚餘、牲畜排泄物投入蓄水埤塘製作堆肥,再撈取池底淤泥肥田;當時無化肥。此極度污濁的池水,則是瘧蚊滋生的根源,只能棲息在清水中的青將魚,已無法扮演消滅瘧蚊孑孓的角色,以致於清代、日據臺灣一直苦於瘧疾流行。日本人從南美洲引入外觀酷似青將魚,耐污水的大肚魚,放流到臺灣各地,一般民眾誤以為大肚魚就是青將魚。

  上年紀的民眾迄今念念不忘美味的青將魚,還誤以為水污染使大肚不拉難以入口,其實是錯把馮京當馬涼。而關心沼澤生態,復育青將魚的民眾,認為日人多此一舉,放流外來種大肚魚,導致青將魚幾乎絕跡,其實是不懂青將魚只能適應清潔的水,精緻農業植物腐質肥田法導致瘧蚊肆虐。為政者只能兩害相權取其一;歷史上少有兩全其美的政策。今天應該發展有機生態農業與養殖業並復育青將魚,再度振興祖輩記憶中的美味珍饈。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今天環保、對環境友善的觀點,審視臺灣的海水養殖漁業,雖然該產業對於解決人民吃魚的問題做出重大貢獻,但無論如何它已經不合時宜,是改弦更張的時候了。歐美國家因為考量在陸地從事海水養殖,衍生土地鹽化、抽地下水調節池水鹽分濃度,導致地層下陷等等危害環境的問題,因此大力推廣沿海的箱網養殖,讓魚的排泄物、餌料殘渣直接進入海中自然分解,減少對陸地環境的衝擊。

  北歐常有暴風雪破壞箱網設備,但是他們偶而演習,將魚、箱網沉入約25公尺深處,使魚習慣短時間承受較大的壓力變化,不至於造成魚群死亡,而狂風巨浪對此深度的箱網沒有影響而躲過劫難。臺灣箱網養殖主要基地在澎湖,夏季颱風導致箱網受損慘重。足夠水深的海域離岸甚遠,海流太過於湍急,進行類似的作業甚耗成本,應該更進一步研發對環境友善的養殖方式。

  雖然生態保育人士屢屢提出呼籲,希望民眾多吃養殖海魚,不要吃珊瑚礁魚類,避免破壞生態,但是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單純。珊瑚礁魚類如果賣不出去,產地的漁民、居民還是繼續撈捕、食用,並無助於降低撈捕。以為多吃養殖海魚,就不會破壞生態,卻陷入以鄰為壑的深淵。如果海水養殖魚代替野生魚銷路好,更多荒廢的魚塭再重新開張,超抽地下水,將加重土地鹽化、地層下陷的問題。

  通常養成1.0公斤海水魚,需要4.0公斤的其他海水魚當飼料,若大家都吃養殖魚,雖然不是直接破壞珊瑚礁魚類的生態,卻加重影響其他海域的魚類生態,因為養殖魚的飼料來自其他撈捕的漁獲。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的調查,人類每從海裡撈起1.0公斤的魚類,平均會弄死丟回海裡約0.4公斤,其他無法利用的海洋生物,也就是說為了得到1.0公斤的養殖魚,需要從海洋撈取4.0公斤的飼料下雜魚,加上1.6公斤不能當飼料的其他海洋生物陪葬,所以吃海水養殖魚到底是不是比較環保,請讀者自己想想看。

  反觀淡水魚養殖則有機會做到完全相反。吳郭魚的飼料,需要添加的魚粉甚少,大約只有海水魚所需的1/3。吳郭魚在幼魚階段,只給植物性蛋白質以節省成本,到了出貨前的3個月左右,才給魚粉等精緻的飼料使魚肉變得肥美,此飼養技術稱為「追肥」,如此飼料魚粉幾乎可以再減半,相對於其他海水養殖魚而言,對於地球生態環境真是友善許多。另外的鰱魚類,只吃池水中的浮游生物,如果僅適當少量飼養,根本不需要提供飼料,當然沒有飼料成本的問題,更沒有傷害海域生態的問題。

  戰國時代越王句踐復國成功,越王手下的智囊范蠡,退隱後就是靠養鰱、鯉魚致富。至於完全吃草的草魚,如果那塊草地、池塘是經過認證的有機草地,相信養出來的有機草魚,身價馬上暴漲數倍,不會造成地層下陷、土地鹽化,臺灣有這麼多經驗豐富、腦筋一極棒的養殖業者,以及多年來眾多學者的研究心得,是不是應該綜合本文看法,為淡水養殖業再創高峰。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