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正好碰上臺灣海魚盛產的年代,菜市場甚麼魚都有,好吃的魚太多了,家中吃吻仔魚屬於特例。只有大吻仔魚(全長2.5~3.2公分)魚體有蛋的時候才會買來吃。後來有蛋的吻仔魚才有「紅肚吻仔」的專有名稱。炒食有蛋的吻仔魚,魚蛋會泌出紅色的魚油,最後附著在盤底上。我都會另拿一個盤子,將上層的吻仔魚撥過去,只留下最底層薄薄的一層紅油,還有少許吸滿紅油吻仔魚,拌著熱飯吃,那種香甜的滋味,到了近十幾年幾乎都吃不到了!吻仔魚蛋煮熟為何會泌出紅油,那可不是辣油!而是富含蝦紅素的特等魚油。蝦紅素是非常重要的抗癌、抗氧化劑,人類長壽永生的可能解答!那吻仔魚為何魚蛋裡面要含這個仙丹妙藥?
 
前一陣子稻田害蟲的福壽螺,螺蛋為了在陸地孵化,抵抗陽光紫外線,以免被紫外線殺死,所以含有大量蝦紅素。生技業者打算大量養殖提煉,官商交火鬧了好一陣子新聞版面。這就是吻仔魚蛋富含蝦紅素的解答。吻仔魚生活時全身透明,
生活在乾淨澄清的海水中,又生活在海水表面,正是紫外線最強最容易大量穿透的海面,透明的身體又讓紫外線隨隨便便照進去,為了像福壽螺蛋一樣對抗見光死,所以的所以,大自然給牠一件大禮,讓牠的蛋被豐富的蝦紅素緊緊的保護住,才能夠避免被紫外線照死,吃了紅肚吻仔的大餐,人類擁有免於癌症恐懼的自由,不知道憲法有沒有這一條?應不應該有這一條?寧願不要健保,也要吃紅肚吻仔,不吃拒吃,趕快去簽拔管與安寧照護同意書。紅肚吻仔含大量蝦紅素,純屬本人用「神通」推斷的,完全沒有科學研究報告支持!是不是有單位願意證明本人腦筋有點問題,還是果然有神通!生技業者在福壽螺事件栽了大跟斗,紅肚吻仔恐怕還有機會鬧鬧新聞!
 
寫起來就流口水,十多年沒見過紅肚吻仔,大約就在民國80年後越來越少,真奇怪,民國五十幾年到八十幾年,吃了三十幾年有蛋母魚,吻仔魚總產量都沒減少!怎麼在民國80年後越來越少,越來越稀有,甚至於完全沒有。因為大量吃掉有蛋的母魚,所以吻仔魚越來越少,這個簡單的邏輯在這裡解釋不通。那到底原因出在哪裡?當年在紅肚吻仔盛產的同時,很多漁獲裡面都會混合著赤尾青,啥是赤尾青?草蝦、白蝦、斑節蝦都是對蝦科的種類,其中同科最低等的原始種就是蝦皮!通常蝦皮沒有肉,只有一層殼,但長到特別肥的時候,殼薄皮軟、肉膏豐厚的蝦皮就是赤尾青,又是非常美妙的美味,身體粉紅色的,盤底有會有一層紅油,那就是斬釘截鐵的蝦紅素。
 
為甚麼要提挨罵的吃魚蛋,被攤派破壞魚類資源的罪名?一切都是為了找出魚類資源枯竭的真相。成熟下蛋的種魚不見了,那是何等重大!淺顯易見的魚類資源枯竭的警訊!怎麼新聞事件鬧那麼大,鬧過這麼久,都還是沒人提起!漫長搜尋紅肚吻仔美饌的過程發現,吻仔抱蛋的母魚體型變小了,肚子只有一點點蛋,抱蛋母魚體型變小,完全抵觸漁撈壓力增大,導致母魚大型化的魚類資源學學術理論聖經。當漁撈壓力增大,海中魚族越抓越少,海中的食物相對持續增加,平均每一條魚獲得食物的機會大增,就像給二十個同學的營養午餐份量,只剩下三個小朋友吃,當然三個小朋友一定養到太胖。所以漁撈壓力大增,紅肚吻仔也許更難找到,但一定更大隻、更肥、紅油更多,但這個現象沒有發生,顯然兇手不是漁撈、饕客而是另有別人。
 
當海洋生態改變,吻仔的食物供應發生問題,紅肚吻仔不見了,母魚更瘦小了,瘦小的母魚產卵少、卵營養不良死亡率大增,理論上會發生吻仔魚總產量下降的現象,請參考《關於吻仔魚議題的補充說明》一文。但民國80年以後,總產量由平均約兩千噸,降到平均約八百噸的現象,雖然表象與理論吻合,但用母魚瘦小現像還是相當可疑。紅肚吻仔超多的年代,海中其他經濟魚種的幼魚、成魚也很多,都會捕食大量的吻仔魚,釣魚幾十年,掏過多少漁獲的內臟,怎可能不知!所以紅肚吻仔卵孵化率、產卵數量再多,只能維持在總魚獲量兩千噸的上限。到了瘦小母魚,總魚獲量八百噸的時代,母魚生得少、孵化率低,但是海中已經沒有掠食者,所以大部分不健康的小魚還是活下來了,造就八百噸的漁獲量。當然這又是沒有學術報告,本人用「神通」找出來的答案!
 
海中吻仔魚應該可以分為一歲魚、兩歲魚、三歲魚。紅肚吻仔、瘦小母魚都屬於三歲魚,因為在盛產吻仔魚的年代,不曾做過相關調查,所以本人只能用「神通」給各位答案。如果有以前的數據,比方說一歲魚、兩歲魚、三歲魚平均體長多長,平均體重多重,各年齡層的魚各佔多少百分比,有了這些數據,現在再將海中吻仔魚捉一批出來,各年齡分組相互比對答案就出來了,但是沒有以前這些數據,使用「神通論述」是迫於無奈,但各位也不要把神通看得太神,這是魚類資源學大二的課程,只要大概弄懂原理,小學生都能操做。趕快做做神通結論!現在的八百噸漁獲,年齡組成沒有太大改變,唯一改變的是:就如同產卵母魚變瘦小一樣,各年齡組成的魚,平均體重只有以前的一半,甚至應該說,現在海中吻仔魚的總個體數量,與三、四十年前沒有太大改變,這就生殖潛能龐大的魚種生態而言都屬正常現象,能夠忍受強大的漁撈壓力,但是各年齡組成的魚,因為體重只有以前平均值的一半,總魚獲量的八百噸乘成以二,不就是接近以往平均兩千噸的一千六百噸!應該到日本研究一下日本的吻仔魚,各年齡各階段體長與體重的關係,再跟臺灣的比較!應該臺灣的特別瘦小。吻仔魚蛋炒飯吃多少年了!那種螞蟻大的吻仔魚,也是這些年才吃到的!
 
所以網友別罵我!我比各位還想抓狂!因為海洋生態發生改變,吻仔魚漁場的基礎生產力降低,吻仔魚長不大,所以總魚獲量腰斬,但是魚群的總個體數量沒有增多或減少,那怎麼是漁夫、貪吃的饕客要負責任!再怎麼限制撈捕,再怎麼情感上避吃,那才是反科學的民粹!等找出海洋基礎生產力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再勸說我不吃,我會在情感上給予支持!還沒完哦!為了吻仔魚議題的這一天,我準備了二十年的學問,因為在二十年前,我跟大家一樣認定撈吻仔魚很「夭壽」,為自己的貪吃懊悔不已,為了審判自己的罪狀、先刮自己的鬍子才下了這等苦功夫。網友們別逃!我還會寫下去!事情還沒完!
DSC06005  
摘自《臺灣漁業的混獲與丟棄問題》一書的《臺灣吻仔魚漁業混獲特性》一文。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人在今年五月中旬,接受TVBS電視台訪問,針對吻仔魚的發言,引起很多關心生態的網友誤會,受到不少批評,緊臨出國前夕緊急電郵給專訪的記者刊出以下文章,現在也刊在部落格,希望沒看到本文的讀者,也有機會弄清楚狀況。
 
1.本人有工作要出國幾天,可能錯過新聞熱潮,播報此議題的電視台多吃了幾天批評炮火,蒙受不白之冤。因此特別以短文補充說明。
 
2.吻仔魚是非常好的新聞議題,不是好的生態保育議題,若以此議題喚醒人們保育魚類生態,其情雖可憫,但恐怕是選錯了題目。本人對於無私愛護生態的團體不忍責難,若有冒犯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若真是如此為何還要採取對立立場?因為選錯議題,只會模糊魚類資源生態保育的焦點,內耗分散了力量,不如選擇容易拿出成績的議題,所以才講公道話。
 
3.議論吻仔魚漁業破壞魚類資源、破壞生態之前,煩請參考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民國93年4月出版的《臺灣漁業的混獲及丟棄問題》,水產試驗所特刊第5號。p93,《臺灣吻仔魚混獲的特性》,以下簡稱:《吻仔混獲》。混獲:漁撈過程不想抓的卻不小心、還不知道如何避免,而被抓到的,就是關心魚類資源的網友,強烈批評吻仔魚漁撈過程,害死兩百多種海產魚苗的情節,這兩百多種冤死鬼就是漁撈術語的混獲。混獲的經濟性小魚多為鯖魚、鰹、狗母、白帶等大宗經濟性魚種。而網友云云這一部分,其實是近幾年另一份學術調查報告所記載;非上述特刊第5號。該近期報告本人未收錄。學海無涯,遺珠是憾!
 
4.《吻仔混獲》統計民國44~90年,年產量在400~3.450公噸之間激烈波動,平均約2.000公噸,民國80年後產量幾乎都在1.500公噸略多徘徊,很少超過2.000公噸,這是有趣的現象,有空另文再談。《吻仔混獲》報告指出,混獲的魚種重量約在5~10%之間。若如網友指稱在吻仔重量的5~10%裡面有兩百多種魚苗,純就數學數字討論,混獲兩百多種魚苗以魚類繁殖潛能的理論審視之,其實落入一個非常誤謬的數字陷阱之中,令網友自掌嘴巴。絕大多數的經濟魚種都是產量很大的魚,至少曾經是,不是現在是。產量很大的魚之所以產量很大,就是母魚很會下蛋,也就是繁殖潛能很大,胡蔴鯖魚的二年魚第一次當母親至少有10萬粒卵,赤鯮大約1萬顆蛋,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混獲只佔吻仔的5~10%,分給兩百餘種很會生(繁殖潛能很大)的經濟魚種的魚苗,每一種分零點幾個百分點,對於動輒年產幾百幾千噸的經濟魚種,只要僅僅幾千條母魚下蛋孵苗,就比分到被抓的零點幾個百分點多很多、很多,根本沒辦法估計可能的影響。產量很大、很會生蛋、兩百多種,卻分給區區幾個百分點,得到很小的數字,哪裡會造成重大影響?數字陷阱在此!所以臺灣魚類資源的銳減,跟吻仔漁業的混獲關聯性極低,問題根本不在那裡。問題在民國80年以後!
 
5.臺灣關於資源量急遽變動銳減的魚種、漁產物甚多,至少數十種,隨便哪一種都是幾百幾千倍差距的大數字、大問題,絕對不像前者5~10%分給兩百多種魚。日式料理鰻魚飯的鰻魚在民國58年產量(養殖)55.547噸,到了民國87年8.017噸減少七倍,若跟現在比減了至少幾百倍!一條鰻苗從四毛錢漲價到167元的歷史高峰,上漲約五百倍,臺灣若還有哪一條河像民國60年代那樣產鰻苗,總獲利也不會輸給哪一處工業區太多!臺灣一年撈鰻苗溺死多少人?這麼大的經濟、生態、社會議題,怎能見樹不見林?民間團體無價的熱情四射,臺灣因此而偉大。但所有生態保育問題,最最棘手的就是漁業,光是魚、蝦、蟹、螺、海菜近千種就搞死人!很幸運!臺灣相關參考書籍甚多,熱情化為力量得先下功夫唸個三、五十本,再告訴自己有信心針對特定議題發言。請把握當下,這些冷門書都在迅速絕版中!吻仔魚議題,很容易憑感覺就猜到明牌那樣讓人興奮,也就是這樣特別害人!請珍惜大家的力量,挑選容易入手又能產生效益的議題,四兩撥千斤,豎立能夠喚醒眾人的議題標竿。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年8月4日,應臺灣原生淡水魚保育協會邀請,於臺中市大雅區大雅國小演講,本文將該演講稿的重點整理節略之後刊出,以饗同好,希望能為臺灣生態保育盡棉薄之力。

前言:

物種的生態包羅萬象,吃些甚麼食物?棲息在甚麼樣的環境?繁殖行為如何?等等都屬於生態行為,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演化過程與地質的關係,還是屬於生態,所以今天的題目,應該不會偏離大家希望的聽到的主題:「認識臺灣的淡水魚」太遠,還希望大家能接受。

地殼變動,物種被孤立(隔絕)而演化,成為獨特的物種,是目前地球物種由簡而繁的主要原動力。臺灣由海底的地殼隆起,漸漸形成島嶼,推估時間大約只有八百萬年,卻又鄰近大陸,中間隔著狹窄平淺的臺灣海峽,幾次冰河時期海平面下降,臺灣海峽裸出成為陸地,很多中國沿海的河川與臺灣西部河川,連通成為同一個水系,幾乎所有的淡水魚可能都由中國、臺灣共同的臺灣海峽古河道的水系來到臺灣,再因多次的冰河時期結束,臺灣海峽被海水淹沒,如此多次重複隔絕又相連,來自中國河川的淡水魚陸續移棲臺灣,最後演化成為特有種,造成獨特的分布模式,原本就是臺灣淡水魚類演化成為特有種的最大動力,但是在臺灣島與浮出海面的地殼激烈變動時期,很多淡水魚可能多次遭逢大滅絕,殘存的少數棲地變狹窄與孤立,究竟在甚麼樣的年代的數十萬年前?十數萬年前,臺灣島的淡水生態環境、淡水魚種類棲息狀態進入相對穩定期,接近臺灣近代的狀況,而且合乎臺灣島地質的證據,目前並沒有全面詳細的研究論文,所以今天的論點,都是個人斗膽的推測,但也不完全屬於穿鑿附會。

臺灣島最早的淡水魚,經由臺灣海峽古河道進入臺灣,大約是十年前我最早參考相關的地質書籍提出來的論點。一個島嶼的隆起,就像一個平貼於桌面的手掌,慢慢半握拳、握緊拳頭的過程,淡水魚類由各指頭間的水系進入海洋,利用與海洋接壤處的鹹水域進入鄰近的河流,避免遺傳基因孤立,與左右水系的淡水魚基因交流,利用魚苗或成魚,能長時間忍受有濃度的鹽分水,承受海水的天擇,以海為途徑交流基因。這也是我在同一時間提出的論點,後來有很多研究報告都證明臺灣的淡水魚魚苗都很耐鹽分,現在陸蟹也被證明很耐鹽分。當陸地由海底隆起,地面的泥土、巖石甚至地下水,可能常達幾百萬年都含有鹽分,所以淡水生物要活下來,耐鹽份成了必備的本領,漫長幾十萬年的天擇,演變成獨特的基因,乃至於變成特有種。

今天的題目是個大題目,剛好是當年臺灣海峽古河道是臺灣淡水魚種的來源,以及臺灣淡水魚應該很耐鹽份的觀點之後續閱讀心得,這些年斷斷續續再加強自己的論點,也都是寫其他文章的附帶收穫。請參考臺灣海峽古河道圖。原圖摘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臺灣附近之海洋地質》,作者:陳汝勤、林斐然。這是研究台灣生物物種分布必讀的千古奇書,對於地理地質的研究更是必備的參考書,當初就是為了找臺灣淡水魚來自臺灣海峽古河道的文獻依據而挖到寶。

、臺灣附近海底地形圖

一.粗首鱲演變成大嘴型之謎:

臺灣有很多的現階段認知的溪流魚類,其實也都是清水湖泊性的淡水魚,到底原因在哪裡?大島正滿在宜蘭員山湖泊採集到平頷鱲,不是大家認知的溪流,這是臺灣溪流魚類,在水質澄清湖泊被捕獲的第一次採集報告。福山植物園區的清水沼澤,特別是在溪水注入口附近,都能發現成群的馬口魚,這又是第二個例子。民國六十一年左右,筆者在今天翡翠水庫底下的鯉魚潭(大潭區)釣獲臺灣細扁,體長大於湖泊出產者三分之一有餘,體寬幾乎大了一倍,原先以為釣到大眼華扁的幼魚,等帶回家養才知道是臺灣細扁。

最後一個例子就是本文的主題。大家都知道粗首鱲有兩個型,一個是嘴巴相對小的小口型,另外一種就是俗稱「闊嘴郎」的大口型,利用目前遺傳基因分析技術發現,兩者遺傳基因無法發現有明顯的不同,也就是說兩者是同一種,一種魚卻有兩種嘴巴大小不同的兩個型,實在是魚類生態的趣聞。本人多年溪流垂釣,發現這兩型分布的範圍至少到達嘉義、臺南,還有宜蘭縣都有,但在分布區域邊緣的宜蘭、嘉義、臺南則幾乎沒有大嘴型。長期觀察發現兩型的生態有明顯的不同,主流溪才有大嘴型,支流溪只有小口型,但還是會很偶然釣獲一條大口型。大口型在溪流之中,一般多見於流水平緩而有相當深度的處所,甚至是溪流裡的牛軛糊、大潭區。小口型多見於激流。曾經多次目睹大口型浮出水面吞食落水的蜻蜓、豆娘,或者在魚腹中發現沼蝦、小魚,顯然大型的嘴巴有利於吞食體積較大的食物,這是競爭食物有力的演化。湖泊以魚蝦為主食的紅鰭原鮊、翹嘴鮊嘴巴都很大。

其他像是翡翠水庫、石門水庫、日月潭等蓄積溪流水的水庫都釣獲大型的粗首鱲大口型,這些魚經過畜養,都發現牠們吞食小魚的掠食性,遠比溪流出產的同種同型兇悍很多,說明水庫的食物來源比溪流貧乏許多,如果不具備兇悍的掠食能力,恐怕無法在人工湖(水庫)活下去,因此至少可以斷定大口型是因為環境所逼出來的一種生態型,增加本種在特殊清水湖泊環境存活的能力。當然最終還是希望有人能夠人工繁殖大口型,再分析子代中大口型、小口型的比率,或者發覺誘發轉變成大口型、小口型的原因,亦或大口型只產下大口型,小口型只產下小口型等等,或許比較有助於找出正確的答案。

上述科學證據產生前,我以為臺灣的溪流環境多變,應該正在催促兩型粗首鱲朝不同種的方向演變。臺灣島形成的過程,淡水魚利用河口、淺岸在洪水期產生的短暫海水變淡的機會,由出生河川游向臨近的河川,再進入鄰近的溪流,達成基因交流,避免血緣孤立,但是只注意到魚苗、成魚耐鹽分似乎不夠。臺灣島由海底隆起變陸地的漫長時間,土石含有鹽分,很多地表凹地甚至變成鹹水湖,樹木無法生長,地表都是裸地,大雨一來河川變成泥流而且帶鹽分,所以臺灣原生淡水魚十數萬年的漫長生活史,應該隨時都在應付鹹水溪流,如此天擇更增加淡水魚耐鹽分的能力,短暫進入大海應該不致於死亡,而有機會進入鄰近的溪流。

由於地表遍布鹽鹼地,所以絕大多數今天已知的樹種,都無法在鹽鹼地生長,因此臺灣島在漫長的隆起期間,應該都是赤地百里,土石因無植被鞏固而極易崩塌,形成偃塞湖的機會很大,長時間存在的偃塞湖因泥沙沉澱變成清水湖泊、沼澤,很像今天的水庫,裡面食物稀少,只有口器巨大的大口粗首鱲能吞下較大的食物,所以這些遺傳形質被保留下來,但因演化的時間太短,偃塞湖坍垮再偃塞的變動機會太多,無法變成獨立的種。這樣赤地百里的景觀,甚至可以解釋紅目代為何有點狀分布的特殊情況。

二. 成就高屏鱲的鹽水溪:

粗首鱲演變成大嘴型之謎,說明缺乏植被保護的山地容易崩塌造成偃塞湖,使得粗首鱲的大口型,似乎有演變成為獨立種的趨勢,但是時間有多久?在此可能沒辦法給各位答案。偃塞湖的發生,常見於地表裸露,覆蓋森林的溪谷兩種情況之外,也因為臺灣多數水成岩容易坍塌,同樣有發生偃塞湖的機會,所以也是催促粗首鱲大口型演化的力量。

臺灣有三種俗稱為溪哥的溪流魚類,平頷鱲、粗首鱲前面都提過了,近年來分出一種新種稱為高屏鱲。主要棲息在高屏溪以南,包含恆春半島的幾條小溪,除了高屏溪的高屏鱲能夠長到十幾公分以外,恆春半島小溪的高屏鱲,全長6~7cm就會變成性成熟的雄魚,俗稱紅貓,確實是不同於其他兩種溪哥的特殊現象。平頷鱲分布抵達頭前溪以北,以南直到臺南都是粗首鱲小口型,嘉義、臺南粗首鱲大口型我還沒捕獲,所以沒把握;應該沒有!高屏鱲在高屏溪有沒有與粗首鱲小口型混棲,這我也沒把握,應該也是沒有。因為年輕的時後來到這些地方,毒電魚太嚴重了,都只能釣獲馬口魚。在恆春半島釣獲小紅貓(高屏鱲)當時感覺很稀奇,外觀怪怪的,可惜路途太遠沒帶回家養,後來才知道那是高屏鱲。

到底為甚麼高屏溪以南,有獨特的高屏鱲魚種,而且既生活在大型溪流的高屏溪,也棲息在小型平地溪流的恆春半島,這就要提到一條臺灣溪流名字最怪的「鹽水溪」。淡水河名字本來很怪,河水不都是淡的嗎?稱為淡水河豈不多此一舉。溪水不都是淡的嗎,難不成溪水含有鹽分,所以稱為鹽水溪?沒錯!確實如此!請讀者自己查地圖:臺南市有鹽水(區)鎮、鹽水蜂炮。臺南玉井區龜丹溫泉屬於鹽水溫泉。鹽水溪、曾文水庫管理局的所在地古名鹽水堀。新化市(臺南)有鹽水大埤、旁邊就是左鎮。這些都是埤塘水、溪水含鹽的證據。清代這些地方都在提煉滷水製鹽。這些地方的水土含鹽,應該與八萬年前在這裡發生的海進海退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臺南左鎮、新化在這裡能挖到很多泥灘貝類的化石。

因為沒有深入的調查與研究,學者只用中性的海進海退形容這裡所發生的地質事件,很難說到底是原本是有相當深度的海洋,突然地殼變動而隆起變成陸地,或者是大海嘯把貝殼沖上陸地,但不論是地殼隆起還是海嘯,這裡的河川魚類應該遭到滅絕。沿岸的海水應該不會阻隔臺灣中部的溪流、河川淡水魚與高屏溪的魚類基因交流才對,但是!重點在但是!臺灣海峽平淺的海來到臺南已經來到大陸棚的邊緣,所以河川洪水注入沿岸,很快被來自深海的洋流水調節變成完全的海水,深海發生的地震引發的海嘯,通常浪高都很巨大,可能數十公尺高,低平的地面、小溪、埤塘完全鹽化,可能持續幾萬年,使得臺南沿海成為淡水魚的禁區,高屏溪以南的高屏鱲,原本可能與粗首鱲屬於同一種,因為八萬年前臺南左鎮、新化發生海進海退大海嘯,形成一處鹽分不易變淡的海灣,造成高屏鱲的生殖隔離,以致於演化變成為新種。

也就是說,臺灣的粗首鱲、高屏鱲原本可能屬於一個共同種源,共同種源後來演變成粗首鱲獨立種。粗首鱲獨立種在核心區的臺北、桃園、新竹、臺中演變成大嘴、小嘴兩型,此同時小嘴型還繼續向邊緣區的宜蘭、嘉義、臺南擴散,所以這些區域沒有大嘴型。而共同種源在高屏溪以南,因為生殖隔離而獨自演化成為高屏鱲。當然也可能高屏鱲原本就是獨立種,在臺南、嘉義與粗首鱲小口型混棲,因為體型容易變小型(恆春半島出產)競爭輸給粗首鱲,高屏溪核心分布區的種原,受阻於八萬年前產生的左鎮新化大海灣,無法挹注廣泛的種原,使高屏鱲的基因在嘉義臺南窄化、受競爭而滅絕。左鎮新化大海灣,直到清初才漸漸消失,這就是研究臺灣史有名的「倒風潟湖」,到了清初受到阿里山脈西側,未充分變質軟泥岩泥沙的漸漸淤積、大地震地表隆起變成陸地。軟泥岩泥沙閩南話稱為「膨沙」。

接下來請參考南海表層沉積物「碳酸鈣」分布圖。這張圖摘自《南海海洋學》,陳鎮東著,渤海堂文化公司印行、國立編譯館主編。這又是一本研究臺灣生物物種分布、自然地理必讀的千古奇書。圖中筆者把兩百公尺等深線用原子筆畫成藍的。大陸棚範圍顯示臺灣海峽浮出海面的時代,這塊陸地延續到海南島、中南半島,雖然圖中沒有顯示有哪些古河道,想當然耳!上面密布古河道,正好成為高屏鱲從一個接著一個的和口鹹水域來到屏東。

三.原生外來種的濫觴馬口魚:

多數的學者都同意,臺灣的原住民主要由中國南部來到臺灣,近年來的遺傳基因分析發現,臺灣的泰雅、布農等原住民,與海南島原住民的黎族遺傳基因十分接近。在最後一次冰河結束之前,臺灣海峽完全裸出,所以中國南部沿岸的原住民,不難以步行的方式抵達臺灣。最後一次冰河結束之後,當然不是短時間海平面就淹沒海峽,而是非常漫長的數百、數千年慢慢淹沒海峽。此時原住民要到臺灣,當然必須划船通過海面漸漸變寬的海峽。中國南部出土最古老的獨木舟,經碳十四測定有八千年的歷史,所以冰河期結束以後,中國南部的原住民還是有可能划船通過海峽到臺灣。另外有一部份中國南部的原住民,抵達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尼群島、菲律賓群島,最後抵達臺灣,當然渡過臺灣海峽抵達臺灣的原住民也有可能由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馬來半島再抵達中南半島,他們使用甚麼航海工具就不多談了,那是本人另外在寫的一本書。在這裡只談為甚麼來到寶島臺灣的史前民族,最後還要離開臺灣?原因簡單的不得了,只是大家都沒想到。因為臺灣缺乏製做石器的堅硬火成岩。

即使在最後一次冰河結束之前已經來到臺灣的原住民,可能大家的想像是海邊魚很多,所以多在海邊生活,但實際情形似乎不是如此。臺灣島正以每年平均不到一公分的速度在隆起,東半部隆起速度較快,西半部稍慢。也就是一萬五千年前,臺灣今天沿海海拔高度低於150公尺的地表都淹沒在海中,然後沿海是甚麼樣自然風貌?三萬年前?八萬年前?隋煬帝大業五年派了一位將軍抵達臺灣,經過臺灣海峽以澎湖為參考點(Refence),最後抵達臺灣沿海。他說經過高華嶼,再經過奎壁嶼最後到達臺灣,很多學者都猜對了高華嶼是今天的花嶼,奎壁嶼就都不知道是今天的哪裡?我考證過了!那位將軍的臺灣行可信度大幅提升。寫在另一本書!確定出書再做廣告。他說臺灣沿海都是草澤(海岸溼地)找不到船舶登陸的地點,這就說明甚麼?淺海泥灘地還沒變成陸地,所以有茂密耐鹽分的海岸植被,船舶因而無法登岸,史前民族的人類也沒有辦法在這裡捕魚。以後還有相關的歷史記載就不多提了!到了明末臺灣沿海的苗栗苑裡,開始有歷史記載,遠早於西部沿海的其他海岸,為甚麼?因為苗栗是大漢溪古河道的出海口,河川夾帶很多礫石、鵝卵石入海,所以海岸是轉石海灘,不是海岸濕地的草澤,適合人類居住,方便進出海岸。海岸濕地植被茂盛,阻礙河水與海水的混合,能創造更多的沿海低鹽分水帶,有利於淡水魚類延長游泳距離,進入臨近的河川,避免遺傳基因被隔離。

最後一次冰河前後來到臺灣的史前原住民,可能有一大部分進入遠離海岸的平原、山區,吃魚的問題便浮出檯面。在森林密布的小溪、河流,水質澄清的機會很大,因為地表植物的根系抓住土壤,所以泥質小溪、河水多半澄清,這樣的特殊環境,鯉魚、鯽魚是可以生存,但不是最適合的棲息環境。臺灣有一種原生種的馬口魚,最適合這樣的環境,撈捕這種環境的馬口魚,必須使用毒藥毒魚,然後再由他地撈捕魚苗補充,所以最後一次冰河前後來到臺灣的史前原住民,應該使用打通竹節的長枝竹竹筒,將魚苗移過來、移過去,因為毒魚而魚蝦滅絕的某溪,以此方法補充魚苗。因洪水、地震毀壞後新形成的小溪河無魚,也以此方式補充魚苗。甚至臺灣東部的馬口魚,也是宜蘭、桃園巴陵,或者屏東荖濃溪、楠梓仙溪等地移入花東地區的。所以馬口魚既然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卻沒有產生非常明顯的分類特徵,以獲得具體的分類證據,辨認馬口魚已經成為多個不同種。更何況棲息環境類似的溪哥類、馬口魚,既然馬口魚能以自然力抵達東臺灣,為何溪哥類不能抵達東臺灣?如此更加證明,臺灣東部的馬口魚,應該是原住民在幾萬、近萬年前人為放流的結果,而當時東臺灣的溪流因為森林密布,不適合溪哥類,也不是不可能。更可能擁有放流魚苗傳統的原住民,早已移民去菲律賓了。溪哥類在水勢大、開闊的溪流活動,捕捉魚苗的困難度遠大於馬口魚。森林覆蓋的小溪河能夠生存、自然繁殖的原生種食用魚,除馬口魚以外實在找不出第二種。

若提到臺灣海峽古河道,就不得不提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島沿海的古河道。從嘉義沿海開始,臺灣海峽漸漸變得寬闊,臺南沿海屬於深海,從嘉義往西南延伸,沿著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島沿海,大約寬度200公里的範圍,屬於水深200公尺的大陸棚,也就是說這些大陸棚在上一次冰河時期,可能充斥著古河道,可惜目前尚未找到相關文獻。即使現實如此,但也不難推測上一次冰河時期,在臺南近海出海的臺灣海峽古河道,可能十分接近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島沿海的古河道水系的出海口,在某次、偶發多次的大洪水,很可能有中國南方溪流系統的魚類,例如:高身固魚、何氏棘扒、高屏鱲等魚類被沖下海,利用短暫沿岸海水較淡的機會,侵入由臺南近海出海的臺灣海峽古河道,因為不適應相對低的水溫,被迫停留在出海口附近,最後抵達臺南、高雄、屏東等溪流,如此就不難解釋何以南臺灣有這些獨特的魚類。最後又循同樣洪水將魚沖入海,淡水魚利用沿海濕地水質暫時性的淡化,游入附近其他溪流,最終抵達臺灣東部,所以臺灣東部也有高身固魚、何氏棘扒。

高身固魚、何氏棘扒要經過恆春半島低海的丘陵,在幾萬年前可能只有多數的矮山峰林立,有點像澎湖群島,島嶼間長滿蘆葦的耐鹽分水生植物,大型的高身固魚、何氏棘扒能夠忍耐較長時間的鹹水穿越島嶼之間的小海峽抵達臺東。但恆春半島的高屏鱲、馬口魚太過弱小,熬過鹹水洗禮的能力不足,臺灣東部直接面對大洋島嶼周為洶湧的海流,小型淡水魚終究沒能抵達臺灣東部溪流,只有高身固魚、何氏棘扒成功抵達。所以思考臺灣海峽古河道對於臺灣淡水魚分布的重大作用力,也絕對不能忽視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島大陸棚上的古河道,更不能不依照地質研究資料推估幾萬年前的濱海生態。

四.數百年前臺灣四大沼澤濕地孕育四種特有種淡水魚。

臺灣有兩種非常特殊的湖沼型魚類,分別為宜蘭、花蓮的菊池氏細鯽,以及中臺灣的日月潭白魚。當然還有基隆河古河道殘跡湖的臺灣細扁,以及金門島的大鱗細扁。日月潭在清代有水沙連之稱的記載。宜蘭的蘭陽平原,直到近年來在宜蘭縣員山鄉的地底二十幾公分處挖出水筆仔等紅樹林的樹幹,才找到蘭陽平原在幾百年前,可能是一處廣大的海岸溼地、沼澤的證據。而古蘭陽沼澤,則因為琉球海槽的凹陷所形成的。
在三.原生外來種的濫觴馬口魚一文中,已經提到一萬五千年前,臺灣今天沿海海拔高度低於150公尺的地表都淹沒在海中,其實就已經說明廣大的南陽平原區,在古代是一處大沼澤。至於日月潭,應該也能用同樣的方法推估日月潭水沙連沼澤的範圍,要不要用電腦去模擬這兩處沼澤的範圍,甚至水沙連可能是造成鹽水溪的海底地形高屏斜坡,更早於鹽水溪所引發的地殼隆起,這些其實並不重要,因為有兩種沼澤性的魚,都屬臺灣特有種各自棲息在該地,如果還要加上大家熟悉的臺灣細扁也無妨,牠就誕生在古臺北湖,也就是今天的臺北盆地,如此加起來就一共有三種。

還有金門的大鱗細扁,該島嶼旁邊有一處觀音凹陷,最深處將近150公尺,是臺灣海峽最深處,在海峽還是陸地的階段,此處必然是湖泊,當然也可能是鹹水湖漸漸演變的淡水湖,當冰河期結束,海水淹沒後,此處的大鱗細扁被孤立在金門島。附帶一提!大鱗細扁是本人與澎科大教授施志昀、U-OUTDOOR數位雜誌的左承偉先生在金門找一個禮拜才找到,空運回臺灣託現為荒野協會宜蘭分會的高穎先生急救照顧(飛機誤點魚缺氧),再專程送往嘉義大學委請賴弘智教授繁殖成功,勉強算是已經保住種源,全程都是義工與自費。本種之珍貴與稀少,遠大於臺灣鱒。以上四種湖沼型的特有種,等於是臺灣島陸塊快速隆起的最佳生物證據,甚至以臺灣遍佈溪流的現在,全部的淡水魚種之中,湖泊型的魚種遠多於溪流型,很多溪流型的魚類兼具湖水的生活能力,在地表變動頻繁,溪水、湖水鹽度經常改變,對於渡過海峽古河道來臺灣的淡水魚而言,相對水質穩定的湖泊,還是多數淡水魚種殘存的依靠。也間接證明在大面積的沼澤要演化成為一個新種,可能需要幾萬年以上的時間,也就是說這些沼澤存在的時間,一定持續幾萬年以上。

三種沼澤性特有種,在後來臺灣島快速隆起以後,棲息地逐漸縮小,臺灣細扁棲息在淡水河的牛軛糊,例如十四份埤、觀音埤等地,因臺北盆地群山環抱,沒有辦法移棲到其他溪流湖泊。菊池氏細鯽棲息在宜蘭河,可能同樣利用海岸濕地,豪雨後洪水入海,形成短暫的低鹽分水帶,入侵花蓮,最後因為灌溉渠道或人為的移植而遍及臺東縣。日月潭白魚則因日本人在原屬淺沼澤的日月潭築壩提高水位,破壞沿岸的淺草澤,使得日月潭不再出產白魚,棲地被限縮在周圍水生植物茂密的小溪。如果從臺灣海峽的古河道分布圖來看,南臺灣後掘溪、白河水庫、日月潭的餐條應該是一個獨立種,北臺灣的餐條近年來出現在翡翠水庫的是人為移植的結果,我小時後在新店溪、十四份埤、觀音埤等地釣到的餐條與南部的種似乎不太一樣,很可惜在民國65年,已經釣不到北臺灣種的餐條,近幾年有朋友提供線索,但一直沒時間前往採集碰運氣。臺灣海峽古河道再逆溯回中國大陸,發現此河川最後會合,如此說來,應該南北兩大支流的魚類應該相同,但實際上北臺灣種類略多,南臺灣種類略少,應該與當時冰河期剛結束,古河道的魚屬於適合低溫的種類,可能是南臺灣的種類略少此原因之一。另外!南臺灣多屬泥質溪流,北臺灣多屬石質溪流,今天北台灣的淡水魚種多數屬於溪流魚類,遙想當年臺灣海峽古河道,應該水質清澈,盛產多種溪流魚類,所以比較適應北臺灣的石質溪流環境。

請參考臺灣四周海底地形圖、臺灣海峽之古河道圖,摘自千古奇書《臺灣附近之海洋地質》。

五.高體旁皮分布遍臺灣之謎。

原住民為了食物,放流繁殖河蚌,意外將含著高體旁皮受精卵的河蚌移入湖沼中,所以全臺灣各地湖沼都有高體旁皮。嘉義、臺南、高雄、屏東沒有羅漢魚,這又是海峽古河道的於是應低溫,或者某項幾萬年前的地質事件,阻隔羅漢魚、粗首鱲、平頷鱲向南推進的結果。

六.臺灣陸續發現許多新紀錄河口性二次淡水魚之謎。

因為全球暖化,臺灣沿海海水溫度提高,臺灣的河口鹹水域汙染漸漸減輕,所以黑潮夾帶而來的二次淡水魚卵、魚苗,才有機會在臺灣的鹹水域被發現。

七.建設蓄洪池成為淡水魚類保育的新棲地。

蓄洪池雖然屬於人造工程,但過去在臺灣的淡水生態系出現過的:偃塞湖、牛軛糊、沼澤、溼地等等,與蓄洪池有諸多類似之處,因此如何將目前政府最可能投下大量經費營造的蓄洪池,朝生態類似偃塞湖、牛軛糊、沼澤、溼地的方向規劃,並就近保育當地特有的原生種淡水魚類,應該是臺灣原生淡水魚保育協會上下一體努力的方向。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動戰爭最大的誘因在於冒險與值得。南沙太平島的最大戰略劣勢就是易攻難守,卻又關係大片海洋的潛在龐大資源。臺灣的難守易攻,對於戰略位置較近的越南就是最值得的軍事冒險,潛在發生戰爭機率極大,因此在未來的極短時間內,太平島終將淪入越南之手。除非太平島的防守策略,發生革命性變革,扭轉易攻變成難攻的正面,否則臺灣終將不可避免一戰,終將無法避免揹負失掉太平島的歷史罪名。

越南已在南沙火炮射程內的沙洲佈署榴彈炮,臺灣應該佈屬雷霆2000多管火箭反制。畢竟越南榴彈炮佈署在小面積的沙洲,既無堅固防禦工事,又在小面積的陣地內無法機動,承受反炮擊的力量薄弱,一、二波火箭炮火即可消滅對方火炮,避免太平島被越南大炮飽和轟擊且無法反擊的危險。

其次,如何低成本,迅速增強太平島陸地防禦,迫使攻方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仍然無法登陸,或者拖延奪島戰事,誘發與臺灣援軍發生大規模衝突之可能,如此發動戰爭的代價太高,即使願意冒險也因成功的機會太小,通常都使攻方在冗長的考慮之後,放棄選擇戰爭,這就是本文主旨,移動式戰車鋼碉堡創意構想的思考重點。

越方不斷偵測標定我方固定據點,一定是在構思有限的炮兵、艦炮轟擊之後,損毀我方多數戰力,再以迅雷不及掩耳,少量登陸部隊即可攻佔島嶼,以最低的代價奪島成功。我方碉堡、堅固房舍極少,臨時沙包又不堪一擊,正是誘發越軍奪島的最大弱點。若構工水泥固定碉堡,因運補航程太遠,施工期長不經濟,固定據點既已在戰前被標定,也是幾枚炮彈就能毀壞,防守效果有限。

因此本文建議,以厚薄分三種以上的鋼板,分別抵擋機槍、快炮、艦炮,建構模組化、外觀完全相似的組合碉堡,大構件送上太平島,以螺絲鎖緊即可。分別放置105榴炮、42迫砲、40榴彈機槍、50機槍、30機槍等等,越有價值的火炮鋼板越厚,鋼碉堡以數倍於火炮、機槍的數量放置於島上各地,並且底下裝輪子,大炮鋼碉堡具備水平轉動功能,能以吉普車、四輪傳動沙灘車,沿移動式鐵板鋪墊拖曳移動,每每移動後消除胎痕、偽裝胎痕,使敵軍無法捉摸到底鋼碉堡裡面是空的?是實的?藏著甚麼武器?更無法事先標定,即無法發動奇襲;而且比水泥碉堡更耐炮擊。

鋼碉堡內裝隔熱內襯,電動、手動換氣排風扇,以利長時間據守,被炮轟時可供人員躲藏,甚至儲存彈藥、水糧都可利用這些鋼碉堡。如果總數高達一百多個無法標定的移動鋼碉堡,對於攻方而言,如何鑑別目標價值,如何在開戰初期數次集火全殲,都是棘手且無解的難題。逼近島嶼以艦炮射擊,我方的105榴炮可反制;艦炮要逼近到數公里,才能精準射擊碉堡,此時船艦體積更大,更經不起炮擊,幾十艘炮艇換幾十個鋼鐵堡絕對不划算。如此終因奪島戰爭代價太高,沒有迅速奪島必勝的可能,戰爭將消弭於無形。而且鋼碉堡可能造成的生態為害少,施工迅速,將來還可資源回收,確實是守住南沙太平島的最大功臣,與最可能的選項。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人於2012年9月18日有一本新著作出版,書名《臺灣魚達人,帶您環島吃海鮮》,這是繼《臺灣魚達人的海鮮第一堂課》之後的第二本姐妹作,如果出版社出版,全書229頁全彩印刷,內文約七萬五千字,彩圖三百張,定價360元。書中針對有點普通又不太普通的岩石、珊瑚礁、沙泥底、船釣的四大類魚,約五十餘種魚澈點的介紹。通常最厲害的饕客海鮮體驗,吃魚的經驗都止於海鮮餐廳,但是海鮮餐廳的魚不管怎樣保鮮,都至少離海數小時到數天,本書將您離海到海鮮餐廳的這一段,長久以來饕客最欠缺的段落補上來,鮮度補上來,魚的生態美味鑑賞的飲食文化更要向上提升,您也可以向達人看齊!日前新書已在各書局上架,感謝讀者踴躍搶購。魚達人的第三本已經交稿,敬請期待!

IMG_1914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大家都住在海島臺灣,但是對於海洋甚至三餐、宴席吃到的魚都很陌生。有一次在海鮮餐廳,一位媽媽問小女兒盤子裡的魚叫甚麼名子?小女兒一本正經說魚有三種:「切片的魚、切段的魚、切塊的魚,這是全新的一整條的魚。」我曾經在很多次的公開場合詢問調查,很多人都要經過誘導,才能勉強說出十種魚的名子,甚至分不清楚海水魚、淡水魚,更不要說是甚麼珊瑚礁、岩礁海岸的魚。有一位剛跟筆者學釣魚的年輕朋友講得好,珊瑚礁的魚身上又沒黏一塊珊瑚礁,礁石的魚頭上也沒長一塊礁石,哪能一眼分出來那是珊瑚礁或者礁石的魚!以上說明住在臺灣海島的多數人,魚都不懂了更何況海洋。

 

最近有位法院書記官跟「活海鮮餐廳」打官司。書記官到「活海鮮餐廳」吃海鮮,大概吃了幾道海鮮,比方說是石斑魚湯、紅燒黃魚、三杯薯鰻等等,這些都是死掉的魚做的料理,根本不符合餐廳招牌「活海鮮餐廳」的廣告,所以書記官要求餐廳賠錢。不知道在座的同學,覺得這場官司的新聞怎樣?這就是臺灣海鮮文化很好的一個案例。從法律層面來講,活海鮮餐廳固然有活的文蛤、南美白蝦、菲律賓海瓜子蛤等等活海鮮,但是大多數的魚都是死的,書記官吃的魚料理都是死魚,不完全符合「活海鮮餐廳」的定義,所以就法論法,海鮮餐廳敗訴。

 

臺灣四周出產的魚種類固然很多,但不代表海鮮文化就完全經得起美食家、法律、學術理論的檢驗,這種死海鮮、活海鮮的法律衝突,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有這麼嚴重嗎?若換一個角度來談,如果今天社會上賣的都是死豬、死雞鴨,那麼會鬧到佔據新聞媒體多大的版面?豬、雞鴨都要活殺放血才能吃,這不止是千年的歷史文化。但是魚要不要活殺、要不要放血?卻都屬於海鮮文化還在發展的過渡階段,所以需要提出來交由學術界、餐飲業、美食家、食品衛生管理單位大家一起來討論,製訂一套可行之久遠的方案,而各位在座的同學,很可能將來要扮演其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時間看有線電視日本的海鮮節目?他們幾乎每一種魚都盡可能活生生放血。筆者大約二十幾年前開始,很多釣上來的魚都放血,或者都活殺下鍋,很不習慣吃市面大部分魚攤、餐廳沒有放血的魚,所以很少在臺灣的海鮮餐廳吃海鮮。

 

以上講這些實際的例子,其實在說明社會大眾,對海洋海鮮都很陌生,如果大家沒有機會接觸到漁業、養殖、海鮮、垂釣等行業,以下的主題大家聽起來會很辛苦。但是市面上有很多日文漫畫書:像是《魚河岸三代目》,或者《海鮮輓歌》等等,同學每人選購不同的一種,大家交換看,交換讀書心得,應該能迅速累積功力。

 

臺灣海鮮文化的概況:

 

1.龐大的基礎尚未善加利用

 

如果要全面瞭解臺灣的海鮮文化,一種一種的魚、蝦、貝殼來談,一輩子也講不完。有些同學可能很喜歡吃日本料理,以為那是海鮮文化的極致,甚至一位科技業大財團的老闆說,他因為喜歡吃海鮮,加上工作的關係而長住在日本築地魚市場邊,三餐吃海鮮,所以他的結論:以日本海鮮文化之精緻,臺灣一百年也追不上。我不知道他對臺灣海鮮文化懂多少;目前大概找不到一位懂得大半的代表性人物,包括我在內都不算。我絕對肯定他對日本海鮮文化瞭解之透徹。既然不懂臺灣海鮮文化,臺灣跟日本的海鮮文化怎麼比較?臺灣的海鮮文化還在發展,臺灣擁有中國(八大菜系)、日本、西方(法、德、西、葡、印、泰)先進國家受過高階料理訓練的廚師,臺灣海鮮文化如果比不上日本,那也只是過去式、現在式,絕對不是未來式!沒有百年追不上這回事。

 

臺灣附近海域生產的主要海鮮種類,大約有兩百種,日本約一百種,包括魚、蝦蟹、海菜、軟體動物(貝殼、烏賊透抽)等等,在日本,廚師只要精通五十種就是大師,在臺灣我不知道應該要懂幾種才能稱大師,光就兩百比五十種,我想有朝一日,世界首屈一指的海鮮文化重鎮,一定在臺灣。日本一百種的海鮮,通常要在一千公里(半徑)以上的範圍內集中到餐廳廚房,臺灣兩百種則只有三百公里;不談食物旅程、節能減碳。撈捕的海鮮越快送到餐廳廚房,通常代表越新鮮;也就是集貨效益,臺灣海鮮的集貨效益遠大於日本,所以臺灣的海鮮文化的繁複與精緻將來必定遠遠超越日本。

 

臺灣地區歷年魚類產量的統計,並未將軍事管治的金門、馬祖列入統計,馬祖黃魚產量,只知道以前很多很多,但是沒有數據。清代馬祖黃魚都做成鹹魚,醃鹹魚需要大量的鹽,由清代馬祖漁場的用鹽量,推估馬祖一年黃魚產量大約48萬噸。目前中國野生黃魚每公斤約新台幣8.000元。魚產量跌價格高,產量高價格跌,大約粗估復育後年產值2.000億。臺灣在民國69年近海漁業產量370.960公噸,92193.482公噸。69年沿岸漁業產量37.295公噸,9263.739公噸。沿岸產量69年比92年倍增,是主管機關將養殖漁業的統計數字納入沿岸的魚產量,不要被數字玩弄!大約估計6992年兩者減少大約二十萬公噸,再算到民國102年產量更淒慘。

 

沿近海的魚類都是高價魚種,二十萬噸的高級魚,換算成今天的售價,大約現值400億以上,如果用復育與資源管理手段,沿岸近海魚類的產值每恢復1.0%,產值增加新臺幣4億,似乎不是最誘人的數字。日本二戰後開始統計沿近海漁業產量,大約在公元1990達到空前最高峰的三倍、維持到現在,前後耗費40年。如果臺灣比照日本,400億的產值最終能變成1.200億。如果中國富起來,臺灣擁有的沿近海域漁場佔全中國約1/5,多了14億人要吃高級魚,臺灣沿近海的漁產值,應該有增值成2.000億以上的機會。所以學有專精的各位,正擁有總投資額極少,獲利賽過兆元光電產業的大好機會。

 

2.海鮮美味顛覆食品營養的價值

 

如果我舉這些魚的名稱讓各位感到陌生也沒有關係,簡單說,海鮮餐廳認定美味的魚,也就是所謂的高級魚,通常屬於底棲魚類、深海魚類,比較能夠容忍冰鎮較高低溫(攝氏零上41度)儲存多天的魚,魚肉不易變質、滋味不會迅速變差,通常都是屬於富人吃的魚。反觀窮人吃的魚容易腐敗,像是鯖魚,自助餐廳的鹹魚塊即屬於進口的挪威鯖,臺灣的花腹鯖通常做成鯖魚罐,主要還是外銷,並非臺灣民眾吃掉。另外還有竹夾、秋刀魚,以前還有澎湖的臭肉溫等等,都屬於窮人魚;說廉價魚比較好聽,多數是濱海鄉間居民常吃的魚。日本有一個讓人百感交集的統計數字,一整年沒有吃過新鮮蝦子的,60%屬於中低收入戶;新鮮的蝦子貴。不知道各為同學會不會覺得這樣的統計數字,很有學術研究價值。

 

底棲、深海富人魚,通常Omega3脂肪酸含量很少,深海魚甚至沒有Omega3。容易腐敗的竹筴、鯖魚、秋刀魚等廉價的魚Omega3含量很多,因為Omega3容易氧化,煎食之後Omega3氧化變成腥味,這是民眾不吃廉價魚的原因之一。其他還有廉價魚必須在魚體死亡,打碎冰保持約攝氏零度的條件下,24小時內去掉內臟血水,否則血液凝固在魚肉組織內,煎煮都容易產生腥味,甚至誘發身體過敏,這是廉價魚的第二個缺點。反觀富人魚,如果碎冰打得好,像海鮮餐廳那樣打碎冰放置一個禮拜,一般人吃不出來魚已經放那麼久了,所以海鮮餐廳當然賣石斑、笛鯛、鸚哥魚(青衣)等等耐放容易保存的魚。

 

近來科學研究報告發現,Omega3脂肪酸分為三大類,從乾果類的核桃、松子等取得者稱為ALI,只有清除血管堵塞的效果,其他兩類的EPADHA只能從廉價魚取得,EPADHA除了通血管以外,近年來研究報告越來越多,EPADHA能保護眼睛,臺灣學生近視這麼多,電燈不夠亮、打電腦用眼過度只是表象,應該與EPADHA攝取不足有關,上一代人吃鹹魚,這一代吃沒有Omega3的養殖魚。EPADHA有助於兒童腦部發育,母體攝食EPADHA經由母乳給小孩,小孩都非常聰明。還有憂鬱症、不孕症、男人的性功能障礙等等,都與EPADHA攝取不足有關,臺灣應該進行中小學近視學生的飲食習慣調查,還原事實真相。養殖魚除非吃那些廉價魚當飼料,例如石斑魚,否則飼料作物的大豆、玉米都沒有EPADHA,所以養殖魚沒有EPADHA。有一句俗話說:「上帝右手給你的,左手再拿回去。」臺灣以前窮苦的年代,很多家境不好的人多吃廉價魚,腦部特別聰明,所以苦讀成功的人很多。如果今天因為生活水準提高不吃廉價魚,當然!連最起碼苦讀成功、脫貧致富的機會都沒了!

 

3.廉價魚保鮮的難題

 

廉價魚打碎冰之後,賞味期限只有48小時,之後魚肉吃起來很硬有腥味。若在打碎冰24小時以內,去掉內臟、放血,真空包超低溫冷凍,販賣過程不退冰,要吃的時候再退冰煮食,通常很美味,而且整個流程都不退鮮產生腥味,幾乎不可能引起身體過敏發癢。真空包的冷凍魚,魚肉的水分不會昇華,導致魚肉失去水分變硬,這是真空包美味的關鍵。反觀傳統冷凍魚,沒有真空包,魚肉失去水分,肉質變硬口感差,內臟魚血沒有拿掉,魚肉怎麼煮都有腥味,也很容引起身體過敏。

 

肉質敏感易腐的廉價魚,應該推廣魚體清洗乾淨的真空包超低溫產品,增加漁港工作機會,增加一般民眾食用廉價魚的機會,更能減少冷凍魚在倉儲、零售階段的貨損。大約大型冷凍庫都有2030%的魚,冷凍到最後實在不能吃了,賣給飼料廠,做成雞飼料這一部分還算沒浪費。包含在2030%貨損的魚當中,有一部分賣給消費者被丟棄,以及菜市場擺到長蒼蠅丟棄。魚販將廉價魚浸泡福馬林,延長銷售時間,又增加食品衛生的難題等等,這些都是魚類資源損失,更是國際海洋生態魚類專家憂心忡忡的2048年全球魚類將會滅絕的危機。廉價魚在新鮮階段去內臟,採用真空包超低溫冷凍,能大幅提升美味,能與資源量較少、成長緩慢的珊瑚礁礁石一樣美味,受到社會大眾的接受,能有效減少高級魚類資源消耗。臺灣的胡麻鯖2歲魚至少300公克重,同樣的石斑魚至少要5年,目前野生石斑魚類年產量僅數噸,胡蔴鯖卻有至少4萬噸。

 

美國加拿大資源管理的範例與管理方法說明:

 

若將以上三大問題整理一個大方向,臺灣其實還有很多海洋魚類資源,尚未善加管理與利用,以下舉若干正反面的例子供大家參考。首先我們來瞭解美加鮭魚資源的管理範例,大致上融合幾種常見的資源管理手段,都能在此例中見到,並且能與臺灣相關的魚類資源管理方法相互對照。

 

1.鮭魚開始溯河,河口以網具欄阻止留一個通道,並且以攝影機監測計算鮭魚通過的量(管理方法),參觀的民眾還能進入水底觀察,幫忙數通過魚的數量(社會教育)。

 

2.推估多少數量通過以後,河川上游的野生動物(熊’狼、白頭海鵰)夠吃了,開始下一階段的所需資源量推估(維護河川的動植物生態;吃魚後的動物糞便、魚屍是森林的肥料,肥沃森林地表逕流水滋養河川藻類,成為水昆、魚類食物)。

 

3.第二階段通過的魚類數量主供釣客垂釣,數量足夠後即開放垂釣(垂釣屬於全民利益,垂釣執照民票收入用於魚類資源管理保育,釣客多數只能帶走釣獲的少數幾條,有撈捕量的上限,原住民撈捕供食用無上限)。

 

4.通過柵欄進入河川的魚量足夠第一、二階段所需,則撤除河口網具,開放商業撈捕。(商業撈捕屬於少數人利益,有撈捕期限管制)。

 

5.在整個鮭魚溯河期間選擇體型、花紋最佳的種魚進行人工採卵育苗,放回河川增加資源量(繁殖、放流魚苗手段,觀光民眾可以參加體驗,社會教育)。

 

以上的手段目前多用於各種熱帶海域的綠蠵龜、玳瑁的生態資源保育。臺灣當然沒有鮭魚,但是有溯河的毛蟹類三種,應該仿效類似的保育措施,不管從發展觀光、保護原住民生計、解決特產美食的食材供應、或者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育管裡的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是交白卷。中國只有一種大閘蟹十四億人就瘋成這樣子,大閘蟹臺灣有養殖的,還有野生的日本絨螯蟹(秋天肥)、臺灣絨螯蟹(春末肥)、字紋弓蟹(夏末肥),這一塊資源保育,至少也是一百億的產值!當然臺灣在資源管理區塊,已經有了起步,以下有幾個正反面的案例供大家參考。

 

臺灣魚類資源保育相關實例說明:

 

1.大家一定吃過土魠魚羹。每年十月土魠魚到澎湖沿海,澎湖的漁船出海,漁船上載滿漁網,將海域團團圍住,收網後先把魚載回去,再回頭收網,或者等著明天再收魚,網子就擺在海裡。土魠魚汛期一到,通通聚集在澎湖海域跑不掉的,實在沒有必要把他抓光。因此土魠在盛產期漁獲都拍賣不掉,最後拍賣時間一過,冷凍庫進場買跳樓貨,一公斤50元,漁民所得十分有限!到了舊曆年前後,魚差不多抓光了,一公斤拍賣價1.2002.000,價差三、四十倍。就資源管理立場而言,這是非常愚蠢的事!盛產期的土魠魚不肥,冷凍魚多數做成土魠魚羹;用相對低品質的魚做成魚羹,能夠稱為美味嗎?土魠魚主產於澎湖,魚羹最著名的卻是臺南,這樣的海鮮文化令人費解!為甚麼不設立資源管理制度,土魠汛期一到,每天限定產量的上限,或者規定每條船只能放多大的網子,產銷有秩序,必能增加土魠魚的價格。而且!新鮮肥美的土魠魚若能穩定供應,賣日本人當生魚片,價格又要翻好幾翻?賣臺灣眾多的日本料理饕客的經濟效益,會比吃魚羹差嗎?多少日本饕客要慕名前來吃臺灣的土魠生魚片?要增加多少觀光財?

 

2.基隆長潭里漁港赤鯮、盤仔的陷籠漁業,經過長久的資源銳減與自發性的思考,已經發展成為永續漁法,永續漁法就是資源管理追求的極致目標之一。陷籠籠子的空格縫隙有一定的大小,大約4歲的魚,體重約100120,多數已經繁殖一次,在海中留下魚苗才被抓起來,如此必能維持資源永續,但是否就是最有效益的撈捕量還有待研究,這是民間自發的永續漁法,還等待學者進行深入研究,因為漁民口耳相傳認為成效極佳,臺灣海峽北部的二棘鯛(盤仔魚)漁民多數也正在仿效。

 

3.白帶魚應該在產卵盛期禁止撈捕一個月。其產卵顛峰期甚短,管制23周都能大幅增加海中受精卵、魚苗的量,應該很容易從鮭魚的資源管理得到靈感。

 

4.東港櫻花蝦。每天只能最多下網兩次,最高漁獲量上限是二十箱,若一網捕獲二十箱就不能再下第二網。應該有學者幫忙建立此一制度。因此櫻花蝦價格穩定、漁民少勞動省油錢,收入卻沒減少。

 

5.澎湖斑節蝦。縣立種苗繁殖中心,日前大約已經持續放流1516年,放流斑節蝦寸苗總計兩千萬隻左右。目前是成效最卓著的案例,可惜澎湖窮縣,放流苗的經費已經羅掘俱窮,沒經費請學者一開始就監測評估,否則一定成為臺灣復育資源的最佳案例。

 

6.馬祖復育海膽、黃魚。醫生縣長楊綏生以前是我釣魚的朋友,這是我害朋友提出來的建議,他第二任沒有連任壓力,已經動起來了。他反問我說,要放臺灣的馬糞海膽,馬祖的海膽瘦小沒膏。顯然縣長大人有做功課。我說臺灣人講日本人的某某事件,一萬個人裡面才可能一個懂日文,懂日文卻有一半從來不看日文書。馬祖的紫海膽,是日本人雲丹的唯一材料的高級品,臺灣的馬糞海膽雖大,在日本卻沒人要。馬糞海膽屬於亞熱帶種,放到冬季海水溫度偏低馬祖,可能會凍死。此兩件大工程,縣長應該已經在積極活動,如果在座的各位認識的哪位學者有興趣,我願代為推薦。

 

最後將臺灣資源管理的最後一里路,說明給大家明白。公務人員編預算有他的困境,如果編了預算沒人執行,或者執行成效不彰,編預算者會記過、撤職查辦!所以想貢獻力量為臺灣海洋資源保育的學者,必須多多拜訪相關部門的公務人員,說明自己專長與想執行哪些計畫,與公務人員建立互信、協助編列相關預算,最後可能計畫被他人拿走也不一定,但是這都會是一個新機會的開始,執行相關保育復育計畫,之後當然需要學者調查評估,各位想一想,臺灣海域至少還有幾千億產值的潛力沒有被開發,兩百種經濟海產需要多少個調查、評估、復育、管理的相關計畫,可能要像日本一樣持續數十年,正值臺灣大學、研究所畢業生工作難找、薪水超低,這幾千億的產值,將來絕對是內需、進出口產業最大一塊餅。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臺灣俗稱透抽類的其中一種,中國名稱為:劍尖槍烏賊,外套腔(身體)長度30公分已屬大型,類似的種類還有34種,一般人很難辨認。透抽還有一種較容易分辨,外套腔長度有時超過50公分,俗稱為炮管。此名稱最早因釣友釣獲,漁民也不知是啥東西,以其外套腔特別長的特徵取名稱。炮管的中國名稱為:長筒魷。棲息海域比多數的透抽類還要遠離沿岸,撈捕深度約30130公尺,喜歡棲息在海流較湍急處,身體演化變得更長,每次收縮外套腔噴水的量更多,逃竄的距離更遠、速度更快,適應外海較多游泳迅速的鮪魚、旗魚等掠食者之侵襲。本種廣泛分布於臺灣東北部、菲律賓、馬來半島、印度。早年透抽類不耐冷凍,退冰之後肌肉硬如牛筋,近來多採用活凍法,將活生生的透抽迅速冷凍,以真空包裝保存,退冰之後還能保存大部分鮮甜味、軟糯的嚼勁,頗受市場歡迎。目前市售冰鎮的透抽,賞味期僅兩天,因此多用不明化學藥劑增加外觀顏色、軟糯口感與保存期限,實際品嘗多已失去鮮甜味。活凍透抽則給品嚐者驚為天人的鮮甜味,漸漸成為市場的新寵。劍尖槍烏賊約12歲即可供食用,長筒魷則23年。淺海種,Omega3含量約鯖、竹筴類的1/21/3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8 Wed 2012 09:43
  • 盤仔

類似的種類約45種,限量魚均採用臺灣海峽中、北部沿海水深2040公尺,石礫沙泥各半底質出產的二棘鯛(魬鯛),背鰭前段有兩枚明顯延長硬棘的種類。另有部分為基隆北方淺海的血鯛,背鰭前段硬棘無明顯特別延長的現象。後者肉質較前者略細,鮮甜味略高,但一般人無法分別。這兩種盤仔魚,均有拖網與延繩釣漁獲的不同,拖網漁獲外觀受損價錢較低。近年來使用陷籠永續漁法的魚貨,是本公司優先考量購入。同樣盤仔漁獲有臺灣貨、大陸貨的區別,臺灣貨價高,無用藥保鮮之虞慮。肉質特徵與赤棕、馬頭相同,鮮甜味最高。但肥美的季節只有年底的短短兩個月,只能依賴超低溫真空包冷凍,延長消費者吃到美味魚的時間。推估約45魚才適合食用。本種極具放流魚苗,增加資源永續的潛力。淺海魚,Omega3含量約鯖、竹筴類的1/21/3

160861f3e3abdf00a471155df6205da9.jpg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7 Tue 2012 09:37
  • 春籽

俗稱帕頭、黃順、春籽等多種名稱。全長達2025公分者,大約需要34年的生長期。類似的種類還有45種,在臺灣這些種類各自有不同的棲息海域。本種主要棲息於臺灣西北部沿海,大約是新竹以北到八里鄉一帶海域,淡水、三芝沿海也有少量漁產,與宜蘭縣出產的春籽不同種。棲息水深大約在1020公尺。每年46月為主產期,89月如果有颱風、豪雨之後,還會有較大型的魚出現在漁場,產量相對少很多。主要漁撈方式為拖網、圍網、定置網、延繩釣、竿釣。本種以底生動物的小蝦、小魚等為餌食,因為漁撈過程失壓腸肚外翻,腹中食物多數吐掉,而不易調查魚吃哪些餌食。本種屬於季節性,還有相當資源量的白肉魚,鮮魚清理後急速冷凍、真空包保住美味,非常適合一般家庭烹煮。推估約34歲魚才適合食用。淺海魚,Omega3含量約鯖、竹筴類的1/21/3

白帶魷口盤.JPG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主產於東海漁場,以紅馬頭魚最常見,中名:日本馬頭魚,另有白、黃馬頭兩種。限量魚種均為紅馬頭魚。白馬頭棲息約5080公尺深處,紅馬頭魚棲息在80150公尺深,黃馬頭魚極為稀少。海底為礁石砂礫與泥砂各半者魚較多,主要以延繩釣獲。有時以魚群探測機找到魚群,傳統的手釣(手擒仔),亦可迅速大量釣獲。臺灣漁船捕獲者均鎮碎冰,肉質特徵與赤棕相同。大陸魚貨不打碎冰,常有施用防腐藥劑的傳聞,魚體外觀失去光澤,眼睛無失壓產生的水泡眼。限量魚種的貨源均屬高價臺灣貨。推估約45歲魚才適合食用。淺海魚,Omega3含量約鯖、竹筴類的1/21/3

馬頭魚.JPG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