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4日,應臺灣原生淡水魚保育協會邀請,於臺中市大雅區大雅國小演講,本文將該演講稿的重點整理節略之後刊出,以饗同好,希望能為臺灣生態保育盡棉薄之力。

前言:

物種的生態包羅萬象,吃些甚麼食物?棲息在甚麼樣的環境?繁殖行為如何?等等都屬於生態行為,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演化過程與地質的關係,還是屬於生態,所以今天的題目,應該不會偏離大家希望的聽到的主題:「認識臺灣的淡水魚」太遠,還希望大家能接受。

地殼變動,物種被孤立(隔絕)而演化,成為獨特的物種,是目前地球物種由簡而繁的主要原動力。臺灣由海底的地殼隆起,漸漸形成島嶼,推估時間大約只有八百萬年,卻又鄰近大陸,中間隔著狹窄平淺的臺灣海峽,幾次冰河時期海平面下降,臺灣海峽裸出成為陸地,很多中國沿海的河川與臺灣西部河川,連通成為同一個水系,幾乎所有的淡水魚可能都由中國、臺灣共同的臺灣海峽古河道的水系來到臺灣,再因多次的冰河時期結束,臺灣海峽被海水淹沒,如此多次重複隔絕又相連,來自中國河川的淡水魚陸續移棲臺灣,最後演化成為特有種,造成獨特的分布模式,原本就是臺灣淡水魚類演化成為特有種的最大動力,但是在臺灣島與浮出海面的地殼激烈變動時期,很多淡水魚可能多次遭逢大滅絕,殘存的少數棲地變狹窄與孤立,究竟在甚麼樣的年代的數十萬年前?十數萬年前,臺灣島的淡水生態環境、淡水魚種類棲息狀態進入相對穩定期,接近臺灣近代的狀況,而且合乎臺灣島地質的證據,目前並沒有全面詳細的研究論文,所以今天的論點,都是個人斗膽的推測,但也不完全屬於穿鑿附會。

臺灣島最早的淡水魚,經由臺灣海峽古河道進入臺灣,大約是十年前我最早參考相關的地質書籍提出來的論點。一個島嶼的隆起,就像一個平貼於桌面的手掌,慢慢半握拳、握緊拳頭的過程,淡水魚類由各指頭間的水系進入海洋,利用與海洋接壤處的鹹水域進入鄰近的河流,避免遺傳基因孤立,與左右水系的淡水魚基因交流,利用魚苗或成魚,能長時間忍受有濃度的鹽分水,承受海水的天擇,以海為途徑交流基因。這也是我在同一時間提出的論點,後來有很多研究報告都證明臺灣的淡水魚魚苗都很耐鹽分,現在陸蟹也被證明很耐鹽分。當陸地由海底隆起,地面的泥土、巖石甚至地下水,可能常達幾百萬年都含有鹽分,所以淡水生物要活下來,耐鹽份成了必備的本領,漫長幾十萬年的天擇,演變成獨特的基因,乃至於變成特有種。

今天的題目是個大題目,剛好是當年臺灣海峽古河道是臺灣淡水魚種的來源,以及臺灣淡水魚應該很耐鹽份的觀點之後續閱讀心得,這些年斷斷續續再加強自己的論點,也都是寫其他文章的附帶收穫。請參考臺灣海峽古河道圖。原圖摘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臺灣附近之海洋地質》,作者:陳汝勤、林斐然。這是研究台灣生物物種分布必讀的千古奇書,對於地理地質的研究更是必備的參考書,當初就是為了找臺灣淡水魚來自臺灣海峽古河道的文獻依據而挖到寶。

、臺灣附近海底地形圖

一.粗首鱲演變成大嘴型之謎:

臺灣有很多的現階段認知的溪流魚類,其實也都是清水湖泊性的淡水魚,到底原因在哪裡?大島正滿在宜蘭員山湖泊採集到平頷鱲,不是大家認知的溪流,這是臺灣溪流魚類,在水質澄清湖泊被捕獲的第一次採集報告。福山植物園區的清水沼澤,特別是在溪水注入口附近,都能發現成群的馬口魚,這又是第二個例子。民國六十一年左右,筆者在今天翡翠水庫底下的鯉魚潭(大潭區)釣獲臺灣細扁,體長大於湖泊出產者三分之一有餘,體寬幾乎大了一倍,原先以為釣到大眼華扁的幼魚,等帶回家養才知道是臺灣細扁。

最後一個例子就是本文的主題。大家都知道粗首鱲有兩個型,一個是嘴巴相對小的小口型,另外一種就是俗稱「闊嘴郎」的大口型,利用目前遺傳基因分析技術發現,兩者遺傳基因無法發現有明顯的不同,也就是說兩者是同一種,一種魚卻有兩種嘴巴大小不同的兩個型,實在是魚類生態的趣聞。本人多年溪流垂釣,發現這兩型分布的範圍至少到達嘉義、臺南,還有宜蘭縣都有,但在分布區域邊緣的宜蘭、嘉義、臺南則幾乎沒有大嘴型。長期觀察發現兩型的生態有明顯的不同,主流溪才有大嘴型,支流溪只有小口型,但還是會很偶然釣獲一條大口型。大口型在溪流之中,一般多見於流水平緩而有相當深度的處所,甚至是溪流裡的牛軛糊、大潭區。小口型多見於激流。曾經多次目睹大口型浮出水面吞食落水的蜻蜓、豆娘,或者在魚腹中發現沼蝦、小魚,顯然大型的嘴巴有利於吞食體積較大的食物,這是競爭食物有力的演化。湖泊以魚蝦為主食的紅鰭原鮊、翹嘴鮊嘴巴都很大。

其他像是翡翠水庫、石門水庫、日月潭等蓄積溪流水的水庫都釣獲大型的粗首鱲大口型,這些魚經過畜養,都發現牠們吞食小魚的掠食性,遠比溪流出產的同種同型兇悍很多,說明水庫的食物來源比溪流貧乏許多,如果不具備兇悍的掠食能力,恐怕無法在人工湖(水庫)活下去,因此至少可以斷定大口型是因為環境所逼出來的一種生態型,增加本種在特殊清水湖泊環境存活的能力。當然最終還是希望有人能夠人工繁殖大口型,再分析子代中大口型、小口型的比率,或者發覺誘發轉變成大口型、小口型的原因,亦或大口型只產下大口型,小口型只產下小口型等等,或許比較有助於找出正確的答案。

上述科學證據產生前,我以為臺灣的溪流環境多變,應該正在催促兩型粗首鱲朝不同種的方向演變。臺灣島形成的過程,淡水魚利用河口、淺岸在洪水期產生的短暫海水變淡的機會,由出生河川游向臨近的河川,再進入鄰近的溪流,達成基因交流,避免血緣孤立,但是只注意到魚苗、成魚耐鹽分似乎不夠。臺灣島由海底隆起變陸地的漫長時間,土石含有鹽分,很多地表凹地甚至變成鹹水湖,樹木無法生長,地表都是裸地,大雨一來河川變成泥流而且帶鹽分,所以臺灣原生淡水魚十數萬年的漫長生活史,應該隨時都在應付鹹水溪流,如此天擇更增加淡水魚耐鹽分的能力,短暫進入大海應該不致於死亡,而有機會進入鄰近的溪流。

由於地表遍布鹽鹼地,所以絕大多數今天已知的樹種,都無法在鹽鹼地生長,因此臺灣島在漫長的隆起期間,應該都是赤地百里,土石因無植被鞏固而極易崩塌,形成偃塞湖的機會很大,長時間存在的偃塞湖因泥沙沉澱變成清水湖泊、沼澤,很像今天的水庫,裡面食物稀少,只有口器巨大的大口粗首鱲能吞下較大的食物,所以這些遺傳形質被保留下來,但因演化的時間太短,偃塞湖坍垮再偃塞的變動機會太多,無法變成獨立的種。這樣赤地百里的景觀,甚至可以解釋紅目代為何有點狀分布的特殊情況。

二. 成就高屏鱲的鹽水溪:

粗首鱲演變成大嘴型之謎,說明缺乏植被保護的山地容易崩塌造成偃塞湖,使得粗首鱲的大口型,似乎有演變成為獨立種的趨勢,但是時間有多久?在此可能沒辦法給各位答案。偃塞湖的發生,常見於地表裸露,覆蓋森林的溪谷兩種情況之外,也因為臺灣多數水成岩容易坍塌,同樣有發生偃塞湖的機會,所以也是催促粗首鱲大口型演化的力量。

臺灣有三種俗稱為溪哥的溪流魚類,平頷鱲、粗首鱲前面都提過了,近年來分出一種新種稱為高屏鱲。主要棲息在高屏溪以南,包含恆春半島的幾條小溪,除了高屏溪的高屏鱲能夠長到十幾公分以外,恆春半島小溪的高屏鱲,全長6~7cm就會變成性成熟的雄魚,俗稱紅貓,確實是不同於其他兩種溪哥的特殊現象。平頷鱲分布抵達頭前溪以北,以南直到臺南都是粗首鱲小口型,嘉義、臺南粗首鱲大口型我還沒捕獲,所以沒把握;應該沒有!高屏鱲在高屏溪有沒有與粗首鱲小口型混棲,這我也沒把握,應該也是沒有。因為年輕的時後來到這些地方,毒電魚太嚴重了,都只能釣獲馬口魚。在恆春半島釣獲小紅貓(高屏鱲)當時感覺很稀奇,外觀怪怪的,可惜路途太遠沒帶回家養,後來才知道那是高屏鱲。

到底為甚麼高屏溪以南,有獨特的高屏鱲魚種,而且既生活在大型溪流的高屏溪,也棲息在小型平地溪流的恆春半島,這就要提到一條臺灣溪流名字最怪的「鹽水溪」。淡水河名字本來很怪,河水不都是淡的嗎?稱為淡水河豈不多此一舉。溪水不都是淡的嗎,難不成溪水含有鹽分,所以稱為鹽水溪?沒錯!確實如此!請讀者自己查地圖:臺南市有鹽水(區)鎮、鹽水蜂炮。臺南玉井區龜丹溫泉屬於鹽水溫泉。鹽水溪、曾文水庫管理局的所在地古名鹽水堀。新化市(臺南)有鹽水大埤、旁邊就是左鎮。這些都是埤塘水、溪水含鹽的證據。清代這些地方都在提煉滷水製鹽。這些地方的水土含鹽,應該與八萬年前在這裡發生的海進海退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臺南左鎮、新化在這裡能挖到很多泥灘貝類的化石。

因為沒有深入的調查與研究,學者只用中性的海進海退形容這裡所發生的地質事件,很難說到底是原本是有相當深度的海洋,突然地殼變動而隆起變成陸地,或者是大海嘯把貝殼沖上陸地,但不論是地殼隆起還是海嘯,這裡的河川魚類應該遭到滅絕。沿岸的海水應該不會阻隔臺灣中部的溪流、河川淡水魚與高屏溪的魚類基因交流才對,但是!重點在但是!臺灣海峽平淺的海來到臺南已經來到大陸棚的邊緣,所以河川洪水注入沿岸,很快被來自深海的洋流水調節變成完全的海水,深海發生的地震引發的海嘯,通常浪高都很巨大,可能數十公尺高,低平的地面、小溪、埤塘完全鹽化,可能持續幾萬年,使得臺南沿海成為淡水魚的禁區,高屏溪以南的高屏鱲,原本可能與粗首鱲屬於同一種,因為八萬年前臺南左鎮、新化發生海進海退大海嘯,形成一處鹽分不易變淡的海灣,造成高屏鱲的生殖隔離,以致於演化變成為新種。

也就是說,臺灣的粗首鱲、高屏鱲原本可能屬於一個共同種源,共同種源後來演變成粗首鱲獨立種。粗首鱲獨立種在核心區的臺北、桃園、新竹、臺中演變成大嘴、小嘴兩型,此同時小嘴型還繼續向邊緣區的宜蘭、嘉義、臺南擴散,所以這些區域沒有大嘴型。而共同種源在高屏溪以南,因為生殖隔離而獨自演化成為高屏鱲。當然也可能高屏鱲原本就是獨立種,在臺南、嘉義與粗首鱲小口型混棲,因為體型容易變小型(恆春半島出產)競爭輸給粗首鱲,高屏溪核心分布區的種原,受阻於八萬年前產生的左鎮新化大海灣,無法挹注廣泛的種原,使高屏鱲的基因在嘉義臺南窄化、受競爭而滅絕。左鎮新化大海灣,直到清初才漸漸消失,這就是研究臺灣史有名的「倒風潟湖」,到了清初受到阿里山脈西側,未充分變質軟泥岩泥沙的漸漸淤積、大地震地表隆起變成陸地。軟泥岩泥沙閩南話稱為「膨沙」。

接下來請參考南海表層沉積物「碳酸鈣」分布圖。這張圖摘自《南海海洋學》,陳鎮東著,渤海堂文化公司印行、國立編譯館主編。這又是一本研究臺灣生物物種分布、自然地理必讀的千古奇書。圖中筆者把兩百公尺等深線用原子筆畫成藍的。大陸棚範圍顯示臺灣海峽浮出海面的時代,這塊陸地延續到海南島、中南半島,雖然圖中沒有顯示有哪些古河道,想當然耳!上面密布古河道,正好成為高屏鱲從一個接著一個的和口鹹水域來到屏東。

三.原生外來種的濫觴馬口魚:

多數的學者都同意,臺灣的原住民主要由中國南部來到臺灣,近年來的遺傳基因分析發現,臺灣的泰雅、布農等原住民,與海南島原住民的黎族遺傳基因十分接近。在最後一次冰河結束之前,臺灣海峽完全裸出,所以中國南部沿岸的原住民,不難以步行的方式抵達臺灣。最後一次冰河結束之後,當然不是短時間海平面就淹沒海峽,而是非常漫長的數百、數千年慢慢淹沒海峽。此時原住民要到臺灣,當然必須划船通過海面漸漸變寬的海峽。中國南部出土最古老的獨木舟,經碳十四測定有八千年的歷史,所以冰河期結束以後,中國南部的原住民還是有可能划船通過海峽到臺灣。另外有一部份中國南部的原住民,抵達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尼群島、菲律賓群島,最後抵達臺灣,當然渡過臺灣海峽抵達臺灣的原住民也有可能由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馬來半島再抵達中南半島,他們使用甚麼航海工具就不多談了,那是本人另外在寫的一本書。在這裡只談為甚麼來到寶島臺灣的史前民族,最後還要離開臺灣?原因簡單的不得了,只是大家都沒想到。因為臺灣缺乏製做石器的堅硬火成岩。

即使在最後一次冰河結束之前已經來到臺灣的原住民,可能大家的想像是海邊魚很多,所以多在海邊生活,但實際情形似乎不是如此。臺灣島正以每年平均不到一公分的速度在隆起,東半部隆起速度較快,西半部稍慢。也就是一萬五千年前,臺灣今天沿海海拔高度低於150公尺的地表都淹沒在海中,然後沿海是甚麼樣自然風貌?三萬年前?八萬年前?隋煬帝大業五年派了一位將軍抵達臺灣,經過臺灣海峽以澎湖為參考點(Refence),最後抵達臺灣沿海。他說經過高華嶼,再經過奎壁嶼最後到達臺灣,很多學者都猜對了高華嶼是今天的花嶼,奎壁嶼就都不知道是今天的哪裡?我考證過了!那位將軍的臺灣行可信度大幅提升。寫在另一本書!確定出書再做廣告。他說臺灣沿海都是草澤(海岸溼地)找不到船舶登陸的地點,這就說明甚麼?淺海泥灘地還沒變成陸地,所以有茂密耐鹽分的海岸植被,船舶因而無法登岸,史前民族的人類也沒有辦法在這裡捕魚。以後還有相關的歷史記載就不多提了!到了明末臺灣沿海的苗栗苑裡,開始有歷史記載,遠早於西部沿海的其他海岸,為甚麼?因為苗栗是大漢溪古河道的出海口,河川夾帶很多礫石、鵝卵石入海,所以海岸是轉石海灘,不是海岸濕地的草澤,適合人類居住,方便進出海岸。海岸濕地植被茂盛,阻礙河水與海水的混合,能創造更多的沿海低鹽分水帶,有利於淡水魚類延長游泳距離,進入臨近的河川,避免遺傳基因被隔離。

最後一次冰河前後來到臺灣的史前原住民,可能有一大部分進入遠離海岸的平原、山區,吃魚的問題便浮出檯面。在森林密布的小溪、河流,水質澄清的機會很大,因為地表植物的根系抓住土壤,所以泥質小溪、河水多半澄清,這樣的特殊環境,鯉魚、鯽魚是可以生存,但不是最適合的棲息環境。臺灣有一種原生種的馬口魚,最適合這樣的環境,撈捕這種環境的馬口魚,必須使用毒藥毒魚,然後再由他地撈捕魚苗補充,所以最後一次冰河前後來到臺灣的史前原住民,應該使用打通竹節的長枝竹竹筒,將魚苗移過來、移過去,因為毒魚而魚蝦滅絕的某溪,以此方法補充魚苗。因洪水、地震毀壞後新形成的小溪河無魚,也以此方式補充魚苗。甚至臺灣東部的馬口魚,也是宜蘭、桃園巴陵,或者屏東荖濃溪、楠梓仙溪等地移入花東地區的。所以馬口魚既然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卻沒有產生非常明顯的分類特徵,以獲得具體的分類證據,辨認馬口魚已經成為多個不同種。更何況棲息環境類似的溪哥類、馬口魚,既然馬口魚能以自然力抵達東臺灣,為何溪哥類不能抵達東臺灣?如此更加證明,臺灣東部的馬口魚,應該是原住民在幾萬、近萬年前人為放流的結果,而當時東臺灣的溪流因為森林密布,不適合溪哥類,也不是不可能。更可能擁有放流魚苗傳統的原住民,早已移民去菲律賓了。溪哥類在水勢大、開闊的溪流活動,捕捉魚苗的困難度遠大於馬口魚。森林覆蓋的小溪河能夠生存、自然繁殖的原生種食用魚,除馬口魚以外實在找不出第二種。

若提到臺灣海峽古河道,就不得不提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島沿海的古河道。從嘉義沿海開始,臺灣海峽漸漸變得寬闊,臺南沿海屬於深海,從嘉義往西南延伸,沿著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島沿海,大約寬度200公里的範圍,屬於水深200公尺的大陸棚,也就是說這些大陸棚在上一次冰河時期,可能充斥著古河道,可惜目前尚未找到相關文獻。即使現實如此,但也不難推測上一次冰河時期,在臺南近海出海的臺灣海峽古河道,可能十分接近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島沿海的古河道水系的出海口,在某次、偶發多次的大洪水,很可能有中國南方溪流系統的魚類,例如:高身固魚、何氏棘扒、高屏鱲等魚類被沖下海,利用短暫沿岸海水較淡的機會,侵入由臺南近海出海的臺灣海峽古河道,因為不適應相對低的水溫,被迫停留在出海口附近,最後抵達臺南、高雄、屏東等溪流,如此就不難解釋何以南臺灣有這些獨特的魚類。最後又循同樣洪水將魚沖入海,淡水魚利用沿海濕地水質暫時性的淡化,游入附近其他溪流,最終抵達臺灣東部,所以臺灣東部也有高身固魚、何氏棘扒。

高身固魚、何氏棘扒要經過恆春半島低海的丘陵,在幾萬年前可能只有多數的矮山峰林立,有點像澎湖群島,島嶼間長滿蘆葦的耐鹽分水生植物,大型的高身固魚、何氏棘扒能夠忍耐較長時間的鹹水穿越島嶼之間的小海峽抵達臺東。但恆春半島的高屏鱲、馬口魚太過弱小,熬過鹹水洗禮的能力不足,臺灣東部直接面對大洋島嶼周為洶湧的海流,小型淡水魚終究沒能抵達臺灣東部溪流,只有高身固魚、何氏棘扒成功抵達。所以思考臺灣海峽古河道對於臺灣淡水魚分布的重大作用力,也絕對不能忽視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島大陸棚上的古河道,更不能不依照地質研究資料推估幾萬年前的濱海生態。

四.數百年前臺灣四大沼澤濕地孕育四種特有種淡水魚。

臺灣有兩種非常特殊的湖沼型魚類,分別為宜蘭、花蓮的菊池氏細鯽,以及中臺灣的日月潭白魚。當然還有基隆河古河道殘跡湖的臺灣細扁,以及金門島的大鱗細扁。日月潭在清代有水沙連之稱的記載。宜蘭的蘭陽平原,直到近年來在宜蘭縣員山鄉的地底二十幾公分處挖出水筆仔等紅樹林的樹幹,才找到蘭陽平原在幾百年前,可能是一處廣大的海岸溼地、沼澤的證據。而古蘭陽沼澤,則因為琉球海槽的凹陷所形成的。
在三.原生外來種的濫觴馬口魚一文中,已經提到一萬五千年前,臺灣今天沿海海拔高度低於150公尺的地表都淹沒在海中,其實就已經說明廣大的南陽平原區,在古代是一處大沼澤。至於日月潭,應該也能用同樣的方法推估日月潭水沙連沼澤的範圍,要不要用電腦去模擬這兩處沼澤的範圍,甚至水沙連可能是造成鹽水溪的海底地形高屏斜坡,更早於鹽水溪所引發的地殼隆起,這些其實並不重要,因為有兩種沼澤性的魚,都屬臺灣特有種各自棲息在該地,如果還要加上大家熟悉的臺灣細扁也無妨,牠就誕生在古臺北湖,也就是今天的臺北盆地,如此加起來就一共有三種。

還有金門的大鱗細扁,該島嶼旁邊有一處觀音凹陷,最深處將近150公尺,是臺灣海峽最深處,在海峽還是陸地的階段,此處必然是湖泊,當然也可能是鹹水湖漸漸演變的淡水湖,當冰河期結束,海水淹沒後,此處的大鱗細扁被孤立在金門島。附帶一提!大鱗細扁是本人與澎科大教授施志昀、U-OUTDOOR數位雜誌的左承偉先生在金門找一個禮拜才找到,空運回臺灣託現為荒野協會宜蘭分會的高穎先生急救照顧(飛機誤點魚缺氧),再專程送往嘉義大學委請賴弘智教授繁殖成功,勉強算是已經保住種源,全程都是義工與自費。本種之珍貴與稀少,遠大於臺灣鱒。以上四種湖沼型的特有種,等於是臺灣島陸塊快速隆起的最佳生物證據,甚至以臺灣遍佈溪流的現在,全部的淡水魚種之中,湖泊型的魚種遠多於溪流型,很多溪流型的魚類兼具湖水的生活能力,在地表變動頻繁,溪水、湖水鹽度經常改變,對於渡過海峽古河道來臺灣的淡水魚而言,相對水質穩定的湖泊,還是多數淡水魚種殘存的依靠。也間接證明在大面積的沼澤要演化成為一個新種,可能需要幾萬年以上的時間,也就是說這些沼澤存在的時間,一定持續幾萬年以上。

三種沼澤性特有種,在後來臺灣島快速隆起以後,棲息地逐漸縮小,臺灣細扁棲息在淡水河的牛軛糊,例如十四份埤、觀音埤等地,因臺北盆地群山環抱,沒有辦法移棲到其他溪流湖泊。菊池氏細鯽棲息在宜蘭河,可能同樣利用海岸濕地,豪雨後洪水入海,形成短暫的低鹽分水帶,入侵花蓮,最後因為灌溉渠道或人為的移植而遍及臺東縣。日月潭白魚則因日本人在原屬淺沼澤的日月潭築壩提高水位,破壞沿岸的淺草澤,使得日月潭不再出產白魚,棲地被限縮在周圍水生植物茂密的小溪。如果從臺灣海峽的古河道分布圖來看,南臺灣後掘溪、白河水庫、日月潭的餐條應該是一個獨立種,北臺灣的餐條近年來出現在翡翠水庫的是人為移植的結果,我小時後在新店溪、十四份埤、觀音埤等地釣到的餐條與南部的種似乎不太一樣,很可惜在民國65年,已經釣不到北臺灣種的餐條,近幾年有朋友提供線索,但一直沒時間前往採集碰運氣。臺灣海峽古河道再逆溯回中國大陸,發現此河川最後會合,如此說來,應該南北兩大支流的魚類應該相同,但實際上北臺灣種類略多,南臺灣種類略少,應該與當時冰河期剛結束,古河道的魚屬於適合低溫的種類,可能是南臺灣的種類略少此原因之一。另外!南臺灣多屬泥質溪流,北臺灣多屬石質溪流,今天北台灣的淡水魚種多數屬於溪流魚類,遙想當年臺灣海峽古河道,應該水質清澈,盛產多種溪流魚類,所以比較適應北臺灣的石質溪流環境。

請參考臺灣四周海底地形圖、臺灣海峽之古河道圖,摘自千古奇書《臺灣附近之海洋地質》。

五.高體旁皮分布遍臺灣之謎。

原住民為了食物,放流繁殖河蚌,意外將含著高體旁皮受精卵的河蚌移入湖沼中,所以全臺灣各地湖沼都有高體旁皮。嘉義、臺南、高雄、屏東沒有羅漢魚,這又是海峽古河道的於是應低溫,或者某項幾萬年前的地質事件,阻隔羅漢魚、粗首鱲、平頷鱲向南推進的結果。

六.臺灣陸續發現許多新紀錄河口性二次淡水魚之謎。

因為全球暖化,臺灣沿海海水溫度提高,臺灣的河口鹹水域汙染漸漸減輕,所以黑潮夾帶而來的二次淡水魚卵、魚苗,才有機會在臺灣的鹹水域被發現。

七.建設蓄洪池成為淡水魚類保育的新棲地。

蓄洪池雖然屬於人造工程,但過去在臺灣的淡水生態系出現過的:偃塞湖、牛軛糊、沼澤、溼地等等,與蓄洪池有諸多類似之處,因此如何將目前政府最可能投下大量經費營造的蓄洪池,朝生態類似偃塞湖、牛軛糊、沼澤、溼地的方向規劃,並就近保育當地特有的原生種淡水魚類,應該是臺灣原生淡水魚保育協會上下一體努力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