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市場販賣的不拉魚,是民眾經常食用的海產小魚。保護海洋魚類資源者,對食用此種小魚有諸多批評,但本文不評論此事,僅聚焦到底吃不拉魚的風俗是如何演變形成的。

  如果網友有興趣遍查臺灣西部海岸,濱海地帶的地名,不難發現有魚寮、網寮、西寮、南寮等地名,但為何沒有北寮?更沒有東寮,又為何南寮地名特別多?先民來到西部沿海,試想造漁船討海,需要針葉樹種如台灣杉,質輕易浮不腐。臺灣杉長在海拔千餘公尺的原住民領域,侵入者被馘首,更難以搬運下山,故極難取得。

  當時西部沿海缺大塊木料到甚麼程度?來自中國的貨運大帆船,後面拖一、二艘舢舨舟,抵達臺灣用舢舨舟接泊搬運貨物上岸,再把舢舨舟當木料賣掉。舢舨舟舷板兩塊、船底一塊大木料,適合當門板等用途而價高。舢舨舟共有三塊大木板,故臺灣俗稱「三板仔」。筆者出生的舊宅,屋樑是福州衫,幼時老爸常常講得眉飛色舞,說是過鹹水到臺灣的,浸泡過海水不怕白蟻蛀食。

  福州衫可造大船舷板也可當屋樑;屋樑、門板都要從大陸來,顯見臺灣西部造船木料極度匱乏,以至於都採用不需要漁船的舉罾漁法,或僅需小舟的牽罟漁法。

  臺灣一年大約颳6個月東北風;西部沿海受海峽地形影響,颳偏北的風。另外4個月西南風。颳北風海灘的沙吹向南邊,淤積在河口的南岸,形成一條狹長尖突的砂嘴地形深入海中,同理颳西南風則在河口的北岸形成砂嘴,但因東北風比西南風強盛、吹颳時間長,所以河口南邊,海沙淤積狹長尖突的砂嘴地形,比北邊的更狹長、更深入海中,最前端也最靠近魚群,最容易豐收。

  早年漁民就地利之便,在南邊沙嘴的最前端,搭設棧臺架設舉罾的罾網,或搭設儲置漁網、整理漁具、篩撿漁獲、休息的魚寮,設置瞭望塔,觀看魚群是否靠岸,以便於適時舉起罾網,號召全村出動牽罟。因罾網極大,無法直接靠人力舉起,而有使用牛隻拖舉的牛罾,甚至需要多人旋動絞盤舉罾,而稱為車罾。

  牽罟、舉罾的作業重心都在河口南面沙嘴最前端的寮,因工作寮舍在方位的特徵故稱為南寮,後來淤沙填平寮社四周海岸成為陸地,留下甚多被稱為南寮的地名。少數河口的沙嘴,受海流沖積向北彎曲,魚寮位在彎曲處,由岸上遠望魚寮剛好在西面,故也有少數地名稱西寮。

  西南沿海若真的曾經遍布舉罾、牽罟的魚寮,應該會抓到很多魚,是當時先民普遍的食物,今天應該遺風尚存。時代不同了,高價的珊瑚礁、礁石魚類充斥,已成海鮮的主流,先民視為珍饈的魚脯仔,今天已是平常的粗菜,根本上不了筵席,人們因牠太平常了,而疏忽牠們曾經在海產飲食文化上的重要性。

  因為罾網笨重,海水中阻力大,只能捕捉多種鮆、砂丁、溫『改水為魚』等海中游泳緩慢的小魚,大致上就是大家熟知,類似澎湖丁香、不拉等小型魚,鮮魚以鹽水汆燙後晾涼,比較能長途運輸販賣,途中日曬吹風,最後自然變成小魚干,這就是舉罾、牽罟捕捉最重要的魚類,閩南話通稱為魚脯仔,並未因其常見與重要性,而給予更好的名稱,因為這些小魚內臟都會苦,料理前要費工夫剝掉內臟,故價錢遠不及內臟不苦、肉質更甘美的丁香、不拉。

  其中一般家庭主婦的國語俗稱小白魚者,閩南話稱為不拉魚,這一種小魚僅產於清澈河水與海水交匯處,活魚全身透明而成為優良的保護色,先民來臺灣才發現有這種魚,沒有閩南話俗稱,故沿用西南沿海的原住民語,稱為不拉,不稱為魚脯仔。臺灣東部的阿美族、排灣族則稱為不了!由原住民詞彙中普遍存在這種魚,也不難反証牠曾經普遍為臺灣各地的原住民所熟知,就更能說明不拉魚曾經有過的普遍程度了。

  不拉魚曾經是臺灣先民非常重要的海魚,則另有一例可以佐證。最遲到民國五0年代,中南部的農村,還有著吃食大肚不拉的習慣。筆者民國78年在溪頭,當地人撈捕一些請筆者吃,筆者一看是花將『左側加魚』魚,即俗稱的大肚魚,而質疑說這種魚能吃嗎?請吃魚的人說:「以前此魚甚美味,因為水污染的緣故,近年來將大肚不拉炒熟後,吃起來的魚腹部甚苦。」96年間到臺南楠西鄉,用中餐的餐廳向筆者推薦大肚不拉特產,筆者一看又是大肚魚而婉拒。

  所謂的大肚不拉,其實指的是另一種外觀極相似的青將『左側加魚』魚。漢人農民大量移民臺灣之前,西部、南部各縣的平地,應該充斥大面積的沼澤,沼澤密佈水生植物淨水,水質極清澈,非常適合只能在極度乾淨水中生存的青將魚。理所當然,當時的原住民,也應該普遍捕食外型有著鼓脹腹部的青將魚,也稱此魚為不拉。漢人為了與海水不拉區別,而稱為大肚不拉,據說如海產不拉一般的方式炒食,或蒸豆鼓極度美味。

  為了抑制池沼的瘧蚊孑孓,日本據臺才引入大肚魚,但這時候吃孑孓的青將魚哪裡去了?清代到日據,漢人的水田、溝渠、灌溉用的埤塘,水質都不夠清潔供青將魚棲息。甚至廣泛地將農作廢棄物、廚餘、牲畜排泄物投入蓄水埤塘製作堆肥,再撈取池底淤泥肥田;當時無化肥。此極度污濁的池水,則是瘧蚊滋生的根源,只能棲息在清水中的青將魚,已無法扮演消滅瘧蚊孑孓的角色,以致於清代、日據臺灣一直苦於瘧疾流行。日本人從南美洲引入外觀酷似青將魚,耐污水的大肚魚,放流到臺灣各地,一般民眾誤以為大肚魚就是青將魚。

  上年紀的民眾迄今念念不忘美味的青將魚,還誤以為水污染使大肚不拉難以入口,其實是錯把馮京當馬涼。而關心沼澤生態,復育青將魚的民眾,認為日人多此一舉,放流外來種大肚魚,導致青將魚幾乎絕跡,其實是不懂青將魚只能適應清潔的水,精緻農業植物腐質肥田法導致瘧蚊肆虐。為政者只能兩害相權取其一;歷史上少有兩全其美的政策。今天應該發展有機生態農業與養殖業並復育青將魚,再度振興祖輩記憶中的美味珍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