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市場,絕對沒有輻射魚

 

日本核災之後,諸多媒體預警臺灣魚市場的魚,可能受到輻射物質汙染,引起民眾恐慌。雖然相關單位在主要漁港檢查都未發現漁獲受汙染,但民眾還是不相信,而這也是民主國家,民眾不相信政府的常態。相關單位大動作檢驗漁獲,往往推波助瀾形成反效果。因此有必要針對輻射物質污染海洋的途徑,進而污染漁場、漁獲的可能,以及魚類生態的特性,採取理性說理的方式,平息民眾的恐慌。

 

漁場有沒有受到汙染

 

如果漁場受到輻射物質的汙染,當然棲息在其中的魚類,就可能受到汙染,然後受污染的魚就可能出現在臺灣的魚市場,相信多數民眾就根據如此簡單的邏輯,魔由心生引發恐慌。首先,日本核災發生在福島縣,距離臺灣約兩千公里。臺灣的漁船不可能前往福島沿海捕魚,當然這些魚就不可能出現在臺灣的魚市場。全世界看守自己經濟海域最緊密的美、日兩國,怎麼可能讓外國漁船進去偷抓魚?

 

福島發生核災,災區還曾下過短暫的雪,表示災區沿海的海水溫度還相當低,大約在攝氏1214度左右。受到核電廠外洩輻射物質污染低溫的沿岸海水,低溫海水比重較高,往外海擴散數十到百餘公里以後,漸漸下沉到太平洋中部,其大部分的海域,平均最深約五千公尺,因此這些沿岸海水不可能長期浮在海面上,必然沉到數百、數千公尺的深海中。而人類所撈捕的深海魚,除極少數可達八百公尺深,多數食用深海魚都棲息在四百公尺以內,之後就算有輻射物質持續污染不會消失,但這也僅僅污染日本的深海魚。

 

洋流會不會帶來污染

 

當然很多人擔心海水相通,這些沉到深海的輻射污染海水,會不會流到臺灣來,影響臺灣沿海漁場的魚類。先不談這些輻射物質,沉入世界最大洋的深處,輻射物質早已被稀釋到儀器檢驗不出來。如果污染海水要流到臺灣來,必然要像大氣系統有高空氣流傳送一樣。海洋海水的流動,主要靠洋流。發源於菲律賓海域,流經巴士海峽,沿著臺灣東部海域北上,由花蓮、宜蘭交界海域東轉,進入琉球群島,再一路北上抵達奄美群島、鹿兒島、東京灣、福島、岩手縣沿海,這一股全世界最大的溫暖海流,日本人稱為黑潮,國內學者稱為菲律賓暖流,南起菲律賓,終於福島、岩手縣災區,全長接近四千公里,到底福島污染水隨洋流要流多久,才可能抵達臺灣?

 

但是!黑潮的流向一直都是由南往北流,由菲律賓到日本,絕對不可能由低溫的福島海域流向臺灣,不然怎麼稱為溫暖洋流。事件發生時,正值冬末春初,黑潮大約只抵達鹿兒島一帶,使福島沿海幅射海水,順利流入太平洋深處,如果在夏天黑潮最旺盛期,幅射海水被迫近沿海的黑潮帶往更北的北海道,日本沿海漁場受污染必然更嚴重。黑潮沿著琉球、奄美群島流動,這些島鏈前後距離高達兩千公里,島鏈底下的海底深度淺,類似一道萬里長城,阻隔太平洋深處的海水向臺灣沿海流動,如果沉入深海的汙染海水向臺灣漁場逼近,必然被琉球群島擋住。琉球島民因為二戰被日本政府推入戰火,迄今怨恨未消,如果有污染海水流向琉球群島,最抓狂的絕對是琉球島民,但迄今他們沒有抗議怒吼聲,顯然輻射污染海水未抵琉球群島,那麼我們的漁場自然就更安全了!

掃描00012.jpg  

圖片來源:汪洋細語漫談 北方三島p52

出版社: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輻射魚會不會跑來臺灣

 

魚類生態乍聽之下很深奧,若經由簡單的解說,也可以變得簡單易懂。人類主要的食用魚種都是淺海魚,淺海魚分為兩大類,其一成魚屬於定著性魚類,像是石斑魚、加臘魚等等,只能在淺海島嶼周圍活動,既無法潛深逃跑,也無法由甲島遊個幾十、幾百公里逃向乙島,所以福島受污染的海魚,不會游到琉球,再跑來臺灣。否則臺灣漁船為何要發展遠洋漁業,跑到別的國家抓魚,誤入他國領海被扣留、罰巨款!都在自己家門前海岸等魚入網不是更輕鬆省事?其二,沿海魚類有所謂的洄游魚,像是對人體健康最有益處,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胡麻鯖、鰺科小型野生魚,雖然不會太靠近沿岸,但隨著冬天水溫變冷,夏天水溫變暖,會在一個範圍數百公里海域活動,大約在基隆外海彭佳嶼到釣魚臺、琉球群島的久米山一帶活動,沒有本事一口氣來回游幾千多公里,跑去福岡受污染,再回到彭佳嶼漁場被捕獲,送到魚市場給人吃,更何況多數的洄游魚,都被動隨洋流漂行省力氣,逆流回到彭佳嶼漁場更是絕對不可能。

野生小型於竹筴.JPG    

 (大量撈捕的竹筴魚永續魚種,大約24個月大即可食用,不可能累積太多輻射物質)

深海魚類棲息於深海,但生態本質如同淺海魚類,有些屬於定住魚類,例如:魚市場常見的赤棕、馬頭。這些魚因為沒有強大的游泳能力,只能乖乖地定住在海底較多礁石的底部,所以漁夫代代傳承,都知道那些魚多出現在哪些固定位置,不然茫茫大海魚兒在哪裡?另外還有隨洋流緩慢漂流的白帶、紅目鰱、瓜子鯧,但同樣的也沒有強大的游泳能力,無法逆著黑潮洋流由日本游向臺灣的漁場,所以日本輻射物質入海以後,絕對不可能有日本輻射魚游到臺灣沿海漁場,臺灣沿海漁場更不可能有輻射魚。

0044.JPG  

 (紅目鰱主要在臺灣東北部沿海與東海南部之間洄游,幾乎不可能染幅射。)

輻射物質在食物鏈累積

深海石狗公.JPG  

 (深海石狗公成長十分緩慢,夠大能吃的於累積輻射物質,也是幾十年以後的事)

0046.JPG  

(赤鯮需要45歲才能供食用,從食物鏈累積輻射物質,那也是幾年以後的事)

最後可能有人擔心,輻射物質受到海洋稀釋以後,往全球海域擴散,即使儀器檢驗不出來的極微量,經過食物鏈累積以後,濃度慢慢增加,最後也會變成輻射魚,這雖然在學理上說得通,若有可能發生,也僅會發生在福島附近的海域,臺灣附近漁場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若退一萬步講,蝦米吃浮游生物,小魚吃蝦米、大魚吃小魚,輻射物質在食物鏈慢慢累積,終於產生輻射魚。若能多瞭解臺灣小型野生永續魚類的生長情形,大概要擔心的問題,也是好幾年以後的事了。赤棕、白帶、紅目鰱、瓜子鯧等魚類大約都需要45年,才能長大到適合市場販賣,所以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陸續蓄積輻射物質,以至於魚肉不能安全食用,那也得等45年以後,再檢驗魚體有沒有輻射物質。目前市場上的魚,都不是核災之後一夜間就長大到可以販賣,甚至很多冷凍魚都是核災前就撈捕超低溫冷凍的。如果真的擔心魚肉含輻射物質,過幾年再好好檢驗吧!(本文部份改寫至自,中國廣播公司名廚吳恩文41911時主持,快樂廚房的訪談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