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災之後的最近,有人口出狂言說是市場上的魚,都是吃死人肉,大聲疾呼民眾不要吃魚。關於這樣的言論,不免讓人懷疑放話者背後的政治動機,是不是虱目魚魚價飛騰?或市場上的魚可能受到輻射物質污染,民眾擔心沒魚吃人心惶惶,有關單位卻沒能說出一篇道理,平息大家的疑惑。於是有政治動機的人「以謠止謠」,企圖鋸箭療傷不無可能。不過很抱歉,因為最近事情忙,沒能及時提供相關資訊,讓大家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魚類食性多數特化而具備專一性

 

研究魚類,除了分辨魚類的種類以外,大家可能還會關心產期,滋味如何,最後當然要了解魚類都吃些甚麼食物,尤其後者,喜歡飼養觀賞魚的都知道,而為不同的。魚種,特別挑選不一樣的食物。如果是雜食性的,可能會挑錦鯉飼料,餵體型小的魚種,選顆粒較小的錦鯉飼料,反之就挑顆粒較大的。有些嬌貴的魚可能專吃小蝦、水生昆蟲,則投與真空乾燥的紅蟲,這種飼料主要成份分為兩種,一是中度腐水底泥滋生的顫蚓,或稱絲蚯蚓,閩南話稱為「出」。另一種則為人工飼養搖蚊的幼蟲,閩南話稱為「紅筋蟲」。如果屬於大型掠食魚類,則吃活蝦、活生生的小魚,例如紅龍魚即是其中的代表。以其他大小魚為食物者稱為掠食魚類,但坊間的電視節目、文章報導,十有八九譯錯或用錯,誤稱為獵食魚類,就不難想像身處海島的臺灣民眾,即使漁業、養殖業技術執世界之牛耳,飼養觀賞魚早已成為全民運動,垂釣更是休閒活動的主流,海鮮更是高檔饗宴,但普遍的民眾魚類常識貧乏,所以才會有魚吃人肉的笑話搏君一笑。

 

0058.JPG  

(附著在刺河豚吸血的原始甲殼動物等腳類,專門吃腐肉的魚蝨大概就長這樣子。)

以臺灣市場常見的魚而言,例如最具環保、健康概念的小型野生魚的胡麻鯖、小型鰺科魚類而言,主要的食物是浮游生物,以及少部份小蝦、小魚苗,根本不會吃人肉。再以市場上的常見的馬頭魚、赤棕而言,棲息於深海100300公尺處,人體死亡後,腐爛到完全沉入海底,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期間有原始軟甲綱等腳類的動物,漁民俗稱為「魚蝨」外觀類似海岸常見的海蟑螂,會迅速將人肉噬淨,即使多數的魚有機會覓食的傾向,看見什麼就吃甚麼,但魚蝨顯然效率迅速很多。有時船釣、磯釣使用魚肉餌,碰到那些等腳類,釣餌沉到海底,一、二分鐘就被吃光。海洋生物術業有專攻,專吃死肉的,手腳一定很快,輪不到馬頭、赤棕吃死人肉。至於白帶更不用說了,他專門吃活餌,雖然也會吃死魚肉,但請找幾個釣白帶稍有經驗的釣友問看看,看白帶魚怎麼挑新鮮的魚肉吃。菜市場買的秋刀魚當餌,保證白帶魚不會上鉤。所以釣友常用當餌白帶不上鉤,調侃魚不新鮮。釣餌專用的秋刀魚都是剛進口的,血液還鮮紅的,遠比菜市場的新鮮。不過大家不要心理不平衡,當釣餌的秋刀魚多屬體型89寸的小型魚。那麼請大家用常識想一想,這樣的白帶魚會不會吃腐爛發臭的人肉?

 0056.JPG  

(白帶魚雖然牙齒銳利,卻只吃新鮮、活餌,不吃死人肉)

罹難者大體漂浮海域遠離臺灣

 

福島、岩手縣罹難者遺體在太平洋中部漂流,漂流海域遠離臺灣將近兩千公里,而許多魚類屬於特定小範圍海域洄游性,或者特定小範圍海域底棲性。前者例如胡麻鯖、小型鰺科魚類,多數在基隆外海、彭佳嶼東邊,大約離臺灣100150公里,往東約數百公里的範圍洄游,距離災區還有一千多公里,食性屬於浮游生物食性,根本不可能吃到人肉。因為胡麻鯖、小型鰺科魚類數量非常多,所以有專門吃這些魚的灰鯖鮫,這種沙魚是南方澳出產沙魚的大宗,因為遠離災區,又具備嗜食胡麻鯖、小型鰺科魚類的專一性,所以不可能吃到罹難者的大體。之後大體隨大批漂流物往美國漂,更加遠離臺灣的漁場。鼬鮫、大白沙原本屬於離岸很遠、外洋性的沙魚,發現大體後必尾隨飽食,但這些外洋性沙魚行動飄忽,出現在臺灣遠洋漁船的機會十分渺小。

 0054.JPG  

(星貂鮫屬於常見底生動物食性的沙魚;並不是沙魚都吃人肉或腐食性。)

至於罹難者大體漂浮的海域底下,確實都出產馬頭、赤棕、白帶,但那些漁場遠離臺灣一千多公里,馬頭、赤棕多數在海底一小片區域活動,就算吃到大體,那些魚出產在日本的沿岸漁場,如果抓到這些魚,並不會賣到臺灣來。白帶魚雖然也會洄游,範圍遠比胡麻鯖小很多,同樣距離臺灣一千多公里,就算吃了人肉游到臺灣,大約需要連續游泳幾個月,這極不可能,所以也不可能出現在臺灣沿海漁場,臺灣漁船不可能跑一千多公里,到日本的漁場抓魚,先不提被日本自衛隊逮到,大家怕再有海嘯吞沒船隻。若真的不怕死抓到魚運回臺灣,分攤油錢,白帶魚會比黑鮪魚還要貴,而且鮮度大有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lee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